渝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渝新華字典,渝康熙字典,渝中華字典,渝國語詞典,渝漢語字典。
【渝】的注音
繁體渝 注音ㄩˊ、 筆畫12
簡體渝 拼音yú 部首氵
渝字五行水 渝字結構左右 渝字五筆IWGJ
統一編碼基本區 U+6E1D 倉頡編碼eomn 鄭碼編碼voqk
四角編碼38121 渝字電碼3254 渝字區位5169
渝
【渝】的國語詞典
渝:ㄩˊ yú
動
變更、改變。
如:「信守不渝」、「此情不渝」。
《詩經·鄭風·羔裘》:「彼其之子,舍命不渝。」
名
四川省重慶市的簡稱。
如:「成渝鐵路」。
【渝】的基本含義
1.改變(多指態度或感情):始終不渝。堅貞不渝。
2.重慶的別稱。
3.姓。
【渝】的網絡含義
渝,讀作yú,基本字義:1. 改變,違背(多指感情或態度):忠貞不~。至死不~。2. 中國重慶直轄市的別稱。因為重慶境內嘉陵江古稱渝水,“渝”也作為重慶的簡稱沿用至今。
【渝】的組詞及解釋
組詞 | 拼音 | 解釋 |
---|---|---|
渝薄 | [yú báo] | 猶澆薄。 |
渝涅 | [yú niè] | 謂由白變黑。比喻更改初衷。 |
巴渝 | [bā yú] | 1.巴渝,蜀古地名。用以借指巴渝舞。 |
渝濫 | [yú làn] | 猶泛濫。喻行事不符合原則、制度。 |
遷渝 | [qiān yú] | 猶遷變。《文選·張衡<思玄賦>》:“俗遷渝而事化兮,泯規矩之圓方。” 張銑 注:“言俗遷變,滅規矩之法。” 南朝 宋 孔欣 《相逢狹路間》詩:“流落尚風波,人情多遷渝。” |
渝變 | [yú biàn] | 變更,變化。 |
戲渝 | [xì yú] | 見“戲豫”。 |
渝歌 | [yú gē] | 四川省 渝水 一帶的民歌。 |
渝移 | [yú yí] | 變易。 |
渝瀘 | [yú lú] | 渝州 和 瀘州 的并稱。 |
浮渝 | [fú yú] | 上古有鳧臾族,為東夷族九夷中鳥夷的一支,有夫余、浮渝等多種異名。鳧是一種水鳥,俗名野鴨,就是該族的圖騰物。重慶簡稱的“渝”也就由浮渝族人的族名中“渝”字而來,“渝”其實就是指野鴨子的意思。 |
渝巴 | [yú bā] | 指 四川省 的 渝水 和 巴水。 |
無渝 | [wú yú] | 不變。 |
渝節 | [yú jié] | 變節。 |
渝盟 | [yú méng] | 謂背叛盟約。《左傳·桓公元年》:“公及 鄭伯 盟于 越,結 祊 成也。盟曰:‘渝盟無享國。’”杜預 注:“渝,變也。”宋 岳珂《桯史·歲星之祥》:“紹興 辛巳,逆 亮(完顏亮)渝盟。”《明史·馮從吾傳》:“己丑之后... |
昏渝 | [hūn yú] | 昏亂而背棄。明 歸有光《隆慶元年浙江程策》之一:“故子孫嗣守大訓,無敢昏渝。”參見“昏逾”。 |
渝平 | [yú píng] | 謂捐棄舊怨,復歸于好。渝,通“輸”。《左傳·隱公六年》:“鄭 人來渝平,更成也。”《三國志·吳志·劉繇傳》:“后以 袁氏 之嫌,稍更乖剌;更以同盟,還為讐敵,原其本心,實非所樂。康寧之后,常愿渝平更成,復踐宿好。” |
渝約 | [yú yuē] | 違約,失約。 |
渝言 | [yú yán] | 猶食言,背棄前言。 |
凋渝 | [diāo yú] | 衰敗變化。 |
【渝】的近義詞,【渝】的反義詞
渝的近義詞:查無渝的近義詞
渝的反義詞:查無渝的近義詞
【渝】的相關字
1、與【渝】同音的字
渝同音的字:?(yu2),?(yu2),隃(yu2),虶(yu2),狳(yu2),於(yu2),?(yu2),娪(yu2),腴(yu2),歟(yu2),鰅(yu2),?(yu2)
2、與【渝】同部首的字
渝同部首的字:淽,漚,滛,漻,潪,瀍,汕,灒,?,湒,泂,沇
3、與【渝】同筆畫的字
渝同筆畫的字:絟,?,?,惌,惥,旔,葍,幅,帿,鈩,儻,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