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旒新華字典,旒康熙字典,旒中華字典,旒國語詞典,旒漢語字典。
旒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liú,旒是左右結構的字,旒的部首是:方部,共有13畫。
【旒】的意思
一、【旒】的基本意思
1.旗子上的飄帶。
2.古代帝王禮帽前后的玉串。
二、【旒】的詳細意思
〈名〉
旗子下邊懸垂的飾物
旗十有二旒。——《禮記》。又如:旒旌(有垂旒的旌旗);旒綴(旌旗的垂飾。系結于旌旗之上。喻附屬);旒蘇(旒旗的垂飾)
古代皇帝禮帽前后的玉串 [tassels on ancient crowns,etc.]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禮記·玉藻》
又如:旒纊;旒紞(冕冠上懸垂的玉串);旒扆(借稱帝王。扆為帝王座位后的屏風)
三、【旒】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旗子上垂下來的彩帶。《玉篇.?部》:「旒,旌旗垂者。」《史記.卷二四.樂書》:「龍旗九旒,天子之旌也。」
名詞 冠冕上垂懸的珠玉。明.張自烈《正字通.方部》:「旒,以絲繩貫玉,垂冕前后也。」《后漢書.卷二六.蔡茂傳》:「賜以三公之服,黼黻冕旒。」
四、【旒】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容
五、【旒】古漢語字典意思
liú①古代旗幟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論衡·變動》:“旌旗垂~。”②古代帝王禮帽上前后懸垂的玉串。東方朔《答客難》:“冕而前~。”
【旒】的筆畫
1、旒字的筆順為:丶一フノノ一丶一フ丶ノ丨フ,筆順讀作:點、橫、橫折鉤、撇、撇、橫、點、橫、撇折、點、撇、豎、豎彎鉤,筆順編碼為:4153314154325。
2、旒字的總筆畫為:13畫。部首是:方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9畫。
3、旒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旒】的拼音
【旒】的組詞
一、旒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旒怎么組詞(兩字)
三、旒的組詞(三字)
四、旒組詞(四字)
【旒】的謎語
未查詢到旒字的相關字謎。
【旒】的方言
國際音標 liou?? 唐代讀音 liou日語讀音 HATAASHI韓語羅馬 LYU現代韓語 ?
客家話 [陸豐腔] liu3 [客英字典] liu2 [海陸腔] liu2 [梅縣腔] liu2 [寶安腔] liu2 [客語拼音字匯] liu2 [臺灣四縣腔] liu2粵語 lau4
近代音 來母 尤侯韻 平聲陽 劉小空;中古音 來母 尤韻 平聲 劉小韻 力求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來母 蕭部 ;王力系統:來母 幽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