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綦新華字典,綦康熙字典,綦中華字典,綦國語詞典,綦漢語字典。
綦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qí,綦是上下結構的字,綦的部首是:糸部,共有14畫。
【綦】的意思
一、【綦】的基本意思
1.青黑色:綦巾。
2.文言副詞。極:希望綦切。
二、【綦】的詳細意思
〈名〉
(形聲。從糸,其聲。糸( mì),細絲。從糸的字多與絲縷布帛有關。本義:蒼灰色)
同本義
綥,帛蒼艾色。——《說文》
縞衣綦巾。——《詩·鄭風·出其東門》。傳:“蒼艾色女服也。”
四人綦弁。——《書·顧命》
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禮記·玉藻》
又如:綦巾(青白色的女服,古代未嫁女子所服);綦弁(古代蒼灰色的皮冠。一說為赤黑色的皮冠)
鞋帶
夏葛履…,組綦系于踵。——《儀禮·士喪禮》
足印 。
如:綦跡(足跡;蹤跡);綦履(履跡;腳印);綦轍(足跡和車輪輾過的痕跡。比喻前輩的遺澤)
標準
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荀子》
通“基”。基本
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是綦定也。——《荀子·王霸》
通“極”。頂點,終了
目欲綦色,耳欲綦聲。——《荀子·王霸》
姓。
如:綦公(復姓);綦毋(復姓);綦連(復姓)
〈副〉
非常,很 。
如:綦谿(深峭,極深);綦谷(極深)
三、【綦】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形容詞 青黑色的。《書經.顧命》:「四人綦弁,執戈上刃。」孔穎達正義引鄭玄曰:「青黑曰綦。」《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名詞 鞋帶。《儀禮.士喪禮》:「夏葛履,冬白屨,皆繶緇絇,純組綦系于踵。」
名詞 足印、印跡。《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班倢伃傳》:「俯視兮丹墀,思兮履綦。」《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三》:「案無蕭氏牘,庭無貢公綦。」
名詞 姓。如宋代有綦崇禮。
動詞 極、甚。宋.蘇軾〈禮義信足以成德論〉:「綦大而至天子,綦小而至農夫,各有其分不可亂也。」《聊齋志異.卷一.焦螟》:「家人受虐已久,銜恨綦深。」
四、【綦】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容
五、【綦】古漢語字典意思
qí①青黑色。《詩經·鄭風·出其東門》:“縞衣~巾。”②鞋帶。《禮記·內則》:“偪屨著~。”③極。《荀子·王霸》:“目欲~色,耳欲~聲。”
【綦】的筆畫
1、綦字的筆順為:一丨丨一一一ノ丶フフ丶丨ノ丶,筆順讀作:橫、豎、豎、橫、橫、橫、撇、捺、撇折、撇折、點、豎鉤、撇、點,筆順編碼為:12211134554234。
2、綦字的總筆畫為:14畫。部首是:糸部,部首筆畫:6劃,部首外筆畫:8畫。
3、綦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綦】的拼音
【綦】的組詞
一、綦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綦怎么組詞(兩字)
三、綦的組詞(三字)
四、綦組詞(四字)
【綦】的謎語
未查詢到綦字的相關字謎。
【綦】的方言
國際音標 t??i?? 日語讀音 AYAGINU韓語羅馬 KI現代韓語 ?
客家話 [臺灣四縣腔] ki2 gi1 [客英字典] ki2 [海陸腔] ki2 gi1 [梅縣腔] ki2粵語 kei4潮州話 ki5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之韻 平聲 其小韻 渠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咍部 ;王力系統:羣母 之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