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搴新華字典,搴康熙字典,搴中華字典,搴國語詞典,搴漢語字典。
搴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qiān,搴是上下結構的字,搴的部首是:手部,共有14畫。
【搴】的意思
一、【搴】的基本意思
拔?。哄浩?。
二、【搴】的詳細意思
〈動〉
(形聲。從手,寒省聲。本義:拔取)
同本義
搴,取也。——《廣韻》
搴旗四麾?!逗鬂h書·杜篤傳》
斬將搴旗之士。——《史記·劉敬叔孫通傳》
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獨搴草而坐之,何也?——《晏子春秋》
搴大旗者?!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搴旗(拔取敵人軍旗);搴須(拔胡須);搴條(拔取樹枝)
采摘
搴芙蓉兮木末?!冻o·九歌·湘君》
又如:搴芳(采摘花草);搴取(采摘);搴采(采摘);搴擷(采摘);搴攬(摘取,采取)
舉
士大夫雖也搴著大旗擁護精神文明?!熳郧濉逗酱械奈拿鳌?/p>
通“褰”。撩起
搴裳訪古?!R照鄰《釋疾文》
又如:搴涉(提衣涉水);搴裳(猶褰裳。提起衣裳);搴帷(撩起帷幕)
三、【搴】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拔取、采取?!冻o.屈原.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攻城野戰,有斬將搴旗之功?!?/p>
動詞 扛舉。《西游記.第六○回》:「沒奈何,只得搴在肩上,找舊路而回。」
動詞 揭、撩。晉.陶淵明〈閑情賦〉:「搴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固疲虾迫弧辞迕魅昭缑返朗可椒俊翟姡骸噶峙P愁春盡,搴帷覽物華?!?/p>
名詞 姓。如漢代有搴揚。
四、【搴】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容
五、【搴】古漢語字典意思
qiān①拔;拔取。屈原《湘君》:“采薜荔兮水中,~芙蓉兮木末。”②舉。《觀巴黎油畫記》:“~大旗者,挽炮車者,絡繹相屬。”
【搴】的筆畫
1、搴字的筆順為: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ノ一一丨,筆順讀作: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撇、橫、橫、豎鉤,筆順編碼為:44511221343112。
2、搴字的總筆畫為:14畫。部首是:手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10畫。
3、搴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搴】的拼音
【搴】的組詞
一、搴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搴怎么組詞(兩字)
三、搴的組詞(三字)
四、搴組詞(四字)
【搴】的謎語
未查詢到搴字的相關字謎。
【搴】的方言
國際音標 t??i?n? 唐代讀音 gy??n日語讀音 TORU NUKU
客家話 [海陸腔] kien1 [梅縣腔] kian1 [臺灣四縣腔] kien1 [客英字典] ken1粵語 hin1
近代音中古音 見母 獮韻 上聲 蹇小韻 九輦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見母 寒部 ;王力系統:見母 元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