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縣新華字典,縣康熙字典,縣中華字典,縣國語詞典,縣漢語字典。
縣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xiàn、xuán,縣是上下結構的字,縣的部首是:厶部,共有7畫。
【縣】的意思
一、【縣】的基本意思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
古同“懸”。
二、【縣】的詳細意思
1. 縣 [xiàn]2. 縣 [xuán]
縣 [xiàn]〈名〉
(會意。從系持倒首。象懸掛的樣子。( xuán)本義:懸掛)
縣假借為“寰”,為州縣的縣 。行政區劃單位。周代縣大于郡,秦以后縣屬于郡。今為一級行政區劃,隸屬于地區、自治州、直轄市之下
遂縛詣縣。——三國魏· 邯鄲淳《笑林》
南番二縣。——《廣東軍務記》
龍泉縣。—— 明· 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開道置縣。——《明史》
又如:縣尹(一縣的長官);縣學(舊制設在縣里的學校,以培養人才,教育百姓,稱縣學);縣委(中國共產黨縣一級委員會的簡稱)
官府 。
如:縣君(宋代官員妻子的一種封號);縣治(縣衙;縣政府)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圍千里之內,即王畿 。
如:縣內(儒家之說,以四海之內為九州,其一為畿內,天子所治);縣主(皇族女子的封號);縣公主(漢代皇女的封號)
另見 xuán
縣 [xuán]〈動〉
系掛
縣,系也。從系,持縣會意。——《說文》。
驪姬請使申,處 曲沃以速縣。——《國語·晉語》。注:“縊也。”
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詩·魏風·伐檀》
爾庭有縣特兮。
爾庭有縣鶉兮。
又如:縣令(高懸的命令。即“高名”、“虛名”);縣車(懸掛韁繩,停放車子不用。比喻退隱不再出仕)
維系;拴系;系聯
縣聯房植。——《淮南子·本經》
縣棺而封。——《禮記·檀弓》
又如:縣絕(懸系之繩斷絕);縣聯(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處)
揭示;頒立
縣法以誘民。——《漢書·食貨志》
又如:縣法(古代公布法令,皆懸在闕下,使眾周知,故以稱頒布法令)
稱量;衡量 。
如:縣石(稱量石頭);縣輕重(權衡利弊)
〈名〉
古稱懸掛的樂器,如鐘磬等
正樂縣之位。——《周禮·小胥》。注:“謂鐘磬之屬。”
又如:縣垂(指鐘磬等懸掛樂器);縣興(奏鐘磬之類的樂器);縣磬(懸掛的磬。喻空無所有,貧困之極)
秤錘
故衡誠縣不可欺以輕重。——《禮記·經解》。注:“謂錘也。”
又如:衡縣(秤錘)
〈形〉
遠,懸殊
縣隔千里。——《漢書·高帝紀》
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莊子·大宗師》。向注:“無所系也。”
又如:縣隔(相隔很遠或差別很大。同“懸隔”);縣久(歷時久長);縣遠(懸殊;距離遙遠)
另見 xiàn
三、【縣】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舊時隸屬州、府、道,今在省之下、鄉鎮之上。 【組詞】:「云林縣」、「嘉義縣」。
名詞 古代天子統治的區域。即王畿。《禮記.王制》:「天子之縣內,方百里之國九。」《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宇縣之中,順承圣意。」
其他字義
動詞 系、掛。同「懸」。《莊子.外物》:「心若縣于天地之閑。」《史記.卷六十九.蘇秦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動詞 出示、揭示。同「懸」。《周禮.春官.小宗伯》:「縣衰冠之式于路門之外。」《三國志.卷五二.吳書.步騭傳》:「縣賞以顯善。」
副詞 遠、差距大。同「懸」。《漢書.卷一.高帝紀下》:「帶河阻山,縣隔千里。」
四、【縣】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地方政府的行政區域名稱。古時隸屬州、府、道,今在省之下、鄉鎮之上。 【組詞】:云林縣、嘉義縣
五、【縣】古漢語字典意思
xiàn地方行政區劃的一級。《陳涉世家》:“諸郡~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xuán懸掛。“懸”的古字。《伐檀》:“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特兮。”【縣官】⒈指朝廷;官府。⒉特指皇帝。⒊縣級行政長官。【縣命】xuánmìng把性命托付于人。
【縣】的筆畫
1、縣字的筆順為:丨フ一一一フ丶,筆順讀作:豎、橫折、橫、橫、橫、撇折、點,筆順編碼為:2511154。
2、縣字的總筆畫為:7畫。部首是:厶部,部首筆畫:2劃,部首外筆畫:5畫。
3、縣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縣】的拼音
【縣】的組詞
一、縣常用組詞
縣丞、縣城、縣份、縣官、縣令、縣太爺、縣尉、縣長、縣知事、縣志
二、縣怎么組詞(兩字)
三、縣的組詞(三字)
四、縣組詞(四字)
【縣】的謎語
1.早上多云(打一漢字)
2.月遮云頭(打一字)
【縣】的方言
國際音標 ?i?n??; ?uan??
粵語 jyun2 jyun6潮州話 gui?7 [潮陽]guai?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