踧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踧新華字典,踧康熙字典,踧中華字典,踧國語詞典,踧漢語字典。
踧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cù,踧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踧的部首是:足部,共有15畫。
【踧】的意思
一、【踧】的基本意思
〔踧踖〕恭敬而局促不安的樣子。
二、【踧】的詳細(xì)意思
〈形〉
(形聲。從足,叔聲。本義: 踧 踧( dídí):道路平坦的樣子)
恭敬而不安的樣子
又如: 踧然(恭敬而驚懼不安的樣子); 踧縮(局促不安的樣子)
同“蹙”。緊迫,窘迫 。
如:踾 踧(形容聲音急促、激烈)
通“蹴”。踩;踏 。
如: 踧行(躡足輕行的樣子); 踧足(躡足而行)
三、【踧】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參見「踧踖」條。通「蹙」。
四、【踧】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nèi)容
五、【踧】古漢語字典意思
cù①恭敬不安的樣子。《論語·鄉(xiāng)黨》:“復(fù)其位,~踖如也。”《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每會見,~踖無所措置。”②通“蹙”。緊迫;窘迫。《三國志·魏書·鐘會傳》:“壹等窮~歸命。”(孫壹等人窮困窘迫,歸順了魏國。)③通“蹙”。緊縮;皺。《后漢書·五行志》:“~眉啼泣。”④通“蹴”。踩踏。《后漢書·陳蕃傳》:“遂執(zhí)(陳)蕃送黃門北寺獄,黃門從官騶蹋~蕃。”(騶:騎士。)
【踧】的筆畫
1、踧字的筆順為:丨フ一丨一丨一丨一一丨ノ丶フ丶,筆順讀作:豎、橫折、橫、豎、橫、豎、提、豎、橫、橫、豎鉤、撇、點、橫撇/橫鉤、捺,筆順編碼為:251212121123454。
2、踧字的總筆畫為:15畫。部首是:足部,部首筆畫:7劃,部首外筆畫:8畫。
3、踧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踧】的拼音
【踧】的組詞
一、踧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踧怎么組詞(兩字)
三、踧的組詞(三字)
四、踧組詞(四字)
【踧】的謎語
未查詢到踧字的相關(guān)字謎。
【踧】的方言
國際音標(biāo) ts?u?? 日語讀音 IKIYASUI
客家話 [海陸腔] tit8 shuk7 [臺灣四縣腔] tit8 suk7 [陸豐腔] zuk7 [客英字典] tit7 shuk7 [梅縣腔] tit7粵語 cuk1 dik6
近代音中古音 精母 屋韻 入聲 蹙小韻 子六切 三等 合口;定母 錫韻 入聲 荻小韻 徒歷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定母 沃部 ;精母 沃部 ;王力系統(tǒng):定母 覺部 ;精母 覺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