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芼新華字典,芼康熙字典,芼中華字典,芼國語詞典,芼漢語字典。
芼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mào、máo,芼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芼的部首是:艸部,共有7畫。
【芼】的意思
一、【芼】的基本意思
掃取,拔:“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1.可供食用的水草或野菜:芼羹(用菜雜肉為羹)。
2.草覆地蔓延。
二、【芼】的詳細(xì)意思
1. 芼 [mào]
芼 [mào]菜 。指可供食用的野菜或水草
芼,草覆蔓也。從艸,毛聲。——《說文》
鍘芼置于豆南。——《儀禮·特牲禮》。注:“菜也。”
芼菜者,菜是地之毛。——《禮記·少牢禮》疏
雉兔皆有芼。——
禮記·內(nèi)則》。注:“謂菜芼也。”
又如:芼羹(用菜和肉做成的羹)
〈動(dòng)〉
用手指或指尖采摘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詩·周南·關(guān)雎》
三、【芼】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雜在羹湯中的菜。《文選.潘岳.西征賦》:「而菜蔬芼實(shí),水物惟錯(cuò)。」
動(dòng)詞 摘取。《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四、【芼】高級(jí)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jí)漢語字典內(nèi)容
五、【芼】古漢語字典意思
mào擇;擇取。《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參差荇菜,左右~之。”máo可食用的野菜或水草。柳宗元《游南亭夜還敘志》:“野蔬盈頃筐,頗雜池沼~。”
【芼】的筆畫
1、芼字的筆順為:一丨丨ノ一一フ,筆順讀作:橫、豎、豎、撇、橫、橫、豎彎鉤,筆順編碼為:1223115。
2、芼字的總筆畫為:7畫。部首是:艸部,部首筆畫:3劃,部首外筆畫:4畫。
3、芼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芼】的拼音
【芼】的組詞
一、芼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芼怎么組詞(兩字)
三、芼的組詞(三字)
四、芼組詞(四字)
【芼】的謎語
未查詢到芼字的相關(guān)字謎。
【芼】的方言
國際音標(biāo) mɑu??; mɑu?? 唐代讀音 mɑ?u日語讀音 HABIKORU韓語羅馬 MO現(xiàn)代韓語 ?越南語 mào
客家話 [臺(tái)灣四縣腔] mau3 mo3 [客英字典] mau3 [海陸腔] mau3 mo3 [梅縣腔] mau3粵語 mou4 mou6潮州話 mo1
近代音 明母 蕭豪韻 平聲陽 毛小空;中古音 明母 豪韻 平聲 毛小韻 莫袍切 一等 開口;明母 號(hào)韻 去聲 曰小韻 莫報(bào)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明母 豪部 ;明母 豪部 ;王力系統(tǒng):明母 宵部 ;明母 宵部 ;
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