盦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盦新華字典,盦康熙字典,盦中華字典,盦國語詞典,盦漢語字典。
盦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ān,盦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盦的部首是:皿部,共有16畫。
【盦】的意思
一、【盦】的基本意思
1.同“庵”。多用于人名。
2.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具。
二、【盦】的詳細(xì)意思
◎ 盦
- 覆蓋。
- 古代盛食物的器皿。
- 同“庵”(多用于人名)。
三、【盦】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器皿的蓋子。《說文解字.皿部》「盦」字.清.段玉裁.注:「盦,此謂器之蓋也。」
名詞 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皿。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七.古銅器》:「古器之名,則有……壺、盦、瓿。」
名詞 圓形的草屋。同「庵」。清.徐珂《清稗類鈔.孝友類.錢塘丁氏之孝友》:「既卜葬其父母于西溪而廬墓焉,乃筑風(fēng)木盦以避寒暑。」
四、【盦】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古代用以盛食物的器皿。
圓形的草屋。同「庵」。
五、【盦】古漢語字典意思
ān①古器皿的蓋子。《說文·皿部》:“~,覆蓋也。”②古時盛食物的器具。陶宗儀《輟耕錄》:“古器這名,則有……壺,~,瓿。”③通“庵”。多用于古時的文人的書齋名或人名。
【盦】的筆畫
1、盦字的筆順為:ノ丶丶フ一丨フノフ一一丨フ丨丨一,筆順讀作:撇、捺、點、橫撇/橫鉤、橫、豎、橫折、撇、豎折/豎彎、橫、橫、豎、橫折、豎、豎、橫,筆順編碼為:3445125351125221。
2、盦字的總筆畫為:16畫。部首是:皿部,部首筆畫:5劃,部首外筆畫:11畫。
3、盦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盦】的拼音
【盦】的組詞
一、盦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盦怎么組詞(兩字)
三、盦的組詞(三字)
四、盦組詞(四字)
【盦】的謎語
未查詢到盦字的相關(guān)字謎。
【盦】的方言
國際音標(biāo) ?n? 日語讀音 HUTA
客家話 [海陸腔] am1 am3 [客英字典] am1 [臺灣四縣腔] am1 am3粵語 am1
近代音中古音 影母 覃韻 平聲 諳小韻 烏含切 一等 開口;影母 盍韻 入聲 鰪小韻 安盍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影母 覃部 ;王力系統(tǒng):影母 侵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