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仄新華字典,仄康熙字典,仄中華字典,仄國語詞典,仄漢語字典。
仄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zè,仄是左上包圍結構的字,仄的部首是:人部,共有4畫。
【仄】的意思
一、【仄】的基本意思
1.仄聲。與“平”相對:平仄。
2.心里不安:歉仄。
3.狹窄:逼仄。
4.傾斜:日仄。
5.古又同“側(cè)”。
二、【仄】的詳細意思
〈動〉
(會意。小篆字形象人側身在山崖洞穴里的形狀。本義:傾斜)
同本義
仄,側傾也。——《說文》
行山者仄輮。——《周禮·考工記·車人》
眾畏其口,見之仄目。——《漢書·息夫躬傳》
日極則仄,月滿則虧。——《管子·白心》
每旦視朝,日仄乃罷。——《后漢書·光武紀》
又如:仄歪(方言。傾斜搖晃);仄日(夕陽,斜陽);仄席(不敢正座,側身坐在席上。形容憂心的樣子);仄起(傾斜突起);仄目(斜著眼看);仄步(行走歪斜貌)
內心不安
衷懷歉仄,自嘆無緣。——《紅樓夢》
又如:仄悚(恐懼不安);仄兀(歉疚不安)
置 。
如:仄身(置身)
〈方〉∶仰,抬起
她仄起頭兒,眨巴著眼睛瞅江濤。—— 梁斌《紅旗譜》
〈形〉
狹窄
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漢書》
又如:人多地仄;仄小(狹小,窄小);仄陋(狹窄簡陋);仄狹(狹窄);仄徑(狹窄的小路);仄道(狹窄的小路);仄仄(狹窄)
社會地位或政治地位低下的
明明揚仄陋。——《書·堯典》
又如:仄微(卑賤,社會地位低)
〈名〉
通“側”( cè)。旁邊
若子之材,可優游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漢書·段會宗傳》
行山者仄輮。——《周禮·考工記·車人》
罷退外親及旁仄素餐之人。——《漢書·鮑宣傳》。顏師古云:“仄,古側字也。”
又如:仄足(側足);仄室(側室)
仄聲,古漢語四聲中上、去、入三聲的總稱 。
如:仄韻(凡上、去、入聲的韻,皆為仄韻與“平韻”相對);仄韻詩(指韻腳用仄聲字的舊體詩)
三、【仄】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傾斜。通「側」。《管子.白心》:「日極則仄,月滿則虧。」《后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
形容詞 狹小。 【組詞】:「狹仄」、「仄路」。《漢書.卷四九.鼂錯傳》:「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傳》:「山谷仄隘,林薄蓊翳,邊外之形也。」
形容詞 心中不安。《紅樓夢.第九九回》:「衷懷歉仄,自嘆無緣。」
名詞 韻文稱四聲中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
四、【仄】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傾斜。 【組詞】:日仄
狹小。 【組詞】:幽仄、仄隘
心中不安。 【組詞】:歉仄、愧仄
韻文稱字音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 【組詞】:平仄
五、【仄】古漢語字典意思
zè①傾斜。《后漢書·光武帝紀》:“每日視朝,日~乃罷。”②狹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攜手賦詩,步~徑,臨清流也。”③仄聲,漢字上、去、入三聲的總稱。④通“側”。旁邊。《漢書·段會宗傳》:“昆山之~。”【仄陋】出身卑微;低賤。【仄目】同“側目”,斜著眼睛看,不敢正視,形容畏懼。【仄媚】以不正當的方式討好奉承。同“側媚”。【仄日】斜陽。【仄室】同“側室”。庶子【仄聞】從旁聞知。同“側聞”
【仄】的筆畫
1、仄字的筆順為:一ノノ丶,筆順讀作:橫、撇、撇、捺,筆順編碼為:1334。
2、仄字的總筆畫為:4畫。部首是:人部,部首筆畫:2劃,部首外筆畫:2畫。
3、仄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仄】的拼音
【仄】的組詞
一、仄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仄怎么組詞(兩字)
三、仄的組詞(三字)
四、仄組詞(四字)
【仄】的謎語
1.春節三天在廠里(打一字)
【仄】的方言
國際音標 ts??? 唐代讀音 *jri?k jri?k日語讀音 KATAMUKU HONOKA韓語羅馬 CHUK現代韓語 ?越南語 tr?c
客家話 [海陸腔] zet7 [客語拼音字匯] zed5 [梅縣腔] zet7 [臺灣四縣腔] zet7 [客英字典] zet7 [寶安腔] zet7粵語 zak1潮州話 之耶4(責)
近代音 照母 皆來韻 入聲作上聲 責小空;中古音 照莊母 職韻 入聲 稄小韻 阻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精母 德部 ;王力系統:莊母 職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