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戈新華字典,戈康熙字典,戈中華字典,戈國語詞典,戈漢語字典。
戈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gē,戈是單一結構的字,戈的部首是:戈部,共有4畫。
【戈】的意思
一、【戈】的基本意思
1.古代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
2.姓。
二、【戈】的詳細意思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種長柄兵器形。本義:一種兵器)
中國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頭戟也。從弋、一,橫之象形。——《說文》。按,戈者,柲也,長六尺六寸,其刃橫出,可勾可擊,與矛專刺、殳專擊者不同,亦與戟之兼刺與勾者異。
執戈上刃。——《書·顧命》
稱爾戈。——《書·牧誓》
戈廣二寸。——《考工記·冶氏》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楚辭·屈原·國殤》
青銅制,盛行于商至戰國時期,秦以后逐漸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橫擊和鉤殺,勾割或啄刺敵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稱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鎧甲。借指戰爭。又為兵器的統稱);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泛指兵器
左右軍士,皆全裝貫帶,持戈執戟而立。——《三國演義》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檀弓下》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戰爭);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戰爭)
戰爭;戰亂
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后漢書·公孫述傳》
三、【戈】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武器名。為長柄橫刃的平頭戟。 【組詞】:「枕戈待旦」、「干戈」。《書經.費誓》:「備乃弓矢,鍛乃戈矛,礪乃鋒刃,無敢不善。」晉.熊遠〈因災異上疏〉:「臣子之責,宜在枕戈,為王前驅。」
名詞 戰爭。《后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偃武息戈,卑辭事漢。」唐.杜甫〈秦州雜詩〉二○首之一九:「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名詞 譯音用字。為蒙古、滿洲話譯音所常用。 【組詞】:「戈壁」、「戈什」。
名詞 姓。如宋代有戈彥,明代有戈尚友。
名詞 二一四部首之一。
四、【戈】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一種古代的兵器。為長柄橫刃的平頭戟。 【組詞】:干戈、枕戈待旦 ◎
譯音用字。為蒙古、滿洲話譯音所常用。 【組詞】:戈壁
姓。
五、【戈】古漢語字典意思
gē①古代的一種兵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鐵馬,氣吐萬里如虎。”②代指戰爭,常“干戈”連用。《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寥落四周星。”
【戈】的筆畫
1、戈字的筆順為:一フノ丶,筆順讀作:橫、斜鉤、撇、點,筆順編碼為:1534。
2、戈字的總筆畫為:4畫。部首是:戈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0畫。
3、戈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戈】的拼音
【戈】的組詞
一、戈常用組詞
戈壁
二、戈怎么組詞(兩字)
三、戈的組詞(三字)
四、戈組詞(四字)
【戈】的謎語
1.戲又沒了(打一字)
【戈】的方言
國際音標 k?? 唐代讀音 *guɑ日語讀音 HOKO韓語羅馬 KWA現代韓語 ?越南語 qua
客家話 [客語拼音字匯] go1 [東莞腔] go1 [梅縣腔] ko1 [寶安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陸豐腔] ko1 [海陸腔] ko1 [臺灣四縣腔] ko1粵語 gwo1潮州話 ko1
近代音 見母 歌戈韻 平聲陰 戈小空;中古音 見母 戈韻 平聲 戈小韻 古禾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見母 歌部 ;王力系統:見母 歌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