拑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拑新華字典,拑康熙字典,拑中華字典,拑國語詞典,拑漢語字典。
拑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qián,拑是左右結構的字,拑的部首是:扌部,共有8畫。
【拑】的意思
一、【拑】的基本意思
同“鉗”。
二、【拑】的詳細意思
〈動〉
(形聲。從手,甘聲。本義:脅持;夾住)
同本義
拑,脅持也。——《說文》。徐灝箋:“從手曰拑,從竹曰箝,從鋼鐵曰鉗,通用則不別也。”
又如:拑擊(兩面夾擊)
通“鉗”。合攏;閉住
拑口而不言。——《史記·秦始皇本紀》
臣畏刑而拑口。——《漢書·五行志》
又如:拑者(閉口不言之人)
勒;橫木于馬口
拑馬而秣之。——《公羊傳·宣公十四年》。釋文:“以木銜馬口也。”
又如:拑勒(將銜勒放入馬口)
三、【拑】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脅持、挾持。 【組詞】:「拑制」。《說文解字.手部》:「拑,脅持也。」清.段玉裁.注:「謂脅制而持之也。」《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動詞 以木橫置于馬口,使馬不能食。《文選.顏延年.陽給事誄》:「卒無半菽,馬實拑秣。」
動詞 閉口。《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太史公曰》:「故使天下之士,傾耳而聽,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紅樓夢.第二二回》:「今日賈政在席,也是拑口禁言。」
四、【拑】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容
五、【拑】古漢語字典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暫無收錄
【拑】的筆畫
1、拑字的筆順為:一丨一一丨丨一一,筆順讀作:橫、豎鉤、提、橫、豎、豎、橫、橫,筆順編碼為:12112211。
2、拑字的總筆畫為:8畫。部首是:扌部,部首筆畫:3劃,部首外筆畫:5畫。
3、拑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拑】的拼音
【拑】的組詞
一、拑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拑怎么組詞(兩字)
三、拑的組詞(三字)
四、拑組詞(四字)
【拑】的謎語
未查詢到拑字的相關字謎。
【拑】的方言
國際音標 t??i?n?? 日語讀音 HASAMU TSUGUMU韓語羅馬 KYEM現代韓語 ?越南語 ki?m cùm
客家話 [客英字典] kiam2 [臺灣四縣腔] kiam2 [客語拼音字匯] kiam2 [海陸腔] kiam2 [梅縣腔] kiam2 [寶安腔] kiam2粵語 kim4
近代音中古音 群母 鹽韻 平聲 箝小韻 巨淹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溪母 添部 ;王力系統:羣母 談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