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其新華字典,其康熙字典,其中華字典,其國語詞典,其漢語字典。
其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qí、jī,其是單一結構的字,其的部首是:八部,共有8畫。
【其】的意思
一、【其】的基本意思
1.人稱代詞。他(她、它)的;他(她、它)們的:各得其所。自圓其說。
2.人稱代詞。他(她、它);他(她、它)們:促其早日實現。不能任其自流。
3.指示代詞。那個;那樣:查無其事。不厭其煩。
4.指示代詞。虛指:忘其所以。
5.姓。
6.表示揣測、反詰:豈其然乎?。其奈我何?
7.表示請求或命令:子其勉之!
8.詞綴:極其。尤其。如其。
用于人名,酈食其(Lì Yìjī),漢朝人。
二、【其】的詳細意思
1. 其 [jī]2. 其 [qí]
其 [jī]〈名〉
通“諅”。周年
喪:父母三年,妻、后子三年,父、叔父、弟兄、庶子其,戚、族人五月。——《墨子》
左右伯受沐涂樹之枝闊,其年,民被白布。——《管子·輕重戊》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詩·豳風·七月》
另見 qí
其 [qí]〈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將至。——《易·系辭下》
〈代〉
(形聲。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聲符“丌”( jī),變成“其”。( jī)本義: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為代詞:他、他們、那等)
彼、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 孔子。——《師說》
又如:獨善其身
她 。
如:薩奇打他的妻子,將其打倒在地
它
或者不如說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魯迅《祝福》
他們;她們;它們 。
如: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他的
他日歸,則有饋其兄生鵝者。——《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其妻
她的 。
如:其夫
它的 。
如:鳥之將死,其鳴也哀
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
如:他們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根據情況所指的、提到的或認為的那個[人、物、意思或時間] 的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孔雀東南飛》
又如:正當其時
這樣,如此 。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姓
〈副〉
也許;大概
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其陳桓公之謂乎!——《左傳·隱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國語·晉語》
齊國其庶幾乎。—— 明· 宗臣《報劉一丈書》
齊其庶幾乎。
其一旦將以不敬之民而驅之戰。——《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表示祈使。當,可
吾其還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詳之。——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汝其善撫之。——清· 林覺民《與妻書》
弟其寬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國· 洪仁玕《英杰歸真》
將,將要
今殷其淪喪。——《書·微子》
表示詰問。通“豈”,難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為死君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謂幾于成乎。——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歟。——唐· 韓愈《師說》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中國其果老矣乎。—— 清· 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極,甚
開地數千里,此其大功也。——《韓非子·初見秦》
〈連〉
如果,假設
其或未能處置,即且給公驗。——唐· 封演《封氏聞見記》
或許;大概
我中國前途,其有望乎?——《負曝閑談》
又如:其諸(或者);其者(或者)
還是。表選擇
其真無馬耶。——唐· 韓愈《雜說》
又
其真不知馬耶。
其亦足樂乎。——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助〉
用作語助。
附著于形容詞前、后,起加強形容的作用
北風其涼,雨雪其雰。——《詩·邶風》
又如:他們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這類好辭書,尤其需要;說得何其好哇!
句中助詞,無義,只增加一個音節
雖僻遠其何傷。——《楚辭·屈原·涉江》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謂幾于成乎。——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三、【其】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代詞 他、他們。用于第三人稱。 【組詞】:「聽其自然」、「任其自生自滅」。《孟子.萬章上》:「親之,欲其貴也。」唐.韓愈〈師說〉:「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代詞 他的、他們的。 【組詞】:「人盡其才」、「各得其所」。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亦不詳其姓氏。」
形容詞 這個、那樣,表示指示。 【組詞】:「查無其事」、「不厭其煩」。《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藏諸名山,傳之其人。」
副詞 殆、大概,表示揣測。《禮記.檀弓上》:「吾今日其庶幾乎?」唐.柳宗元〈封建論〉:「勢之來,其生人之初乎!」
副詞 將,表示時間。《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五世其昌,并于正卿。」《管子.小匡》:「教訓不善,政事其不治。」
副詞 豈、難道,表示反詰。《左傳.僖公十年》:「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副詞 可、應該,表示期望。《左傳.隱公三年》:「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戰國策.魏策四》:「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
連詞 若、如果,表示假設。《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之不近,庶人不服。」宋.蘇軾〈留侯論〉:「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
連詞 還是、或是,表示選擇。《莊子.養生主》:「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史記.卷四三.趙世家》:「秦誠愛趙乎?其實憎齊乎?物之甚者,賢主察之,秦非愛趙而憎齊也。」
助詞 發語詞,無義。《史記.卷八.高祖本紀》:「其以沛為朕湯沐邑。」
助詞 然,語中助詞。《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助詞 表示語氣的加強。 【組詞】:「尤其」、「極其」。
名詞 姓。如漢代有其石。
其他字義
助詞 置于語尾,表疑問的語氣。《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文選.蘇武.詩四首之三》:「征夫懷往路,起視夜何其?」
名詞 人名用字。如漢代有酈食其(音ㄌㄧˋ ㄧˋ ㄐㄧ)。
其他字義
助詞 置于句中或句末。用于彼、何之后。《詩經.曹風.候人》:「彼其之子,不遂其媾。」《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賜!汝來何其晚也?」
四、【其】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他的、他們的。各得其所、人盡其才、聽其自然
這個、那樣。表示指示。其中、不厭其煩、查無其事
豈、難道。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助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詩經.秦風.小戎》)
其他字義
他的、他們的。 【組詞】:各得其所、人盡其才、聽其自然
這個、那樣。表示指示。 【組詞】:其中、不厭其煩、查無其事
豈、難道。 【組詞】: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助詞。 【組詞】:言念君子,溫其如玉。(《詩經.秦風.小戎》)
五、【其】古漢語字典意思
qí①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她)的”、“它的”、“他們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勞~筯骨。”《十則》:“有如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余不足觀也已。”《師說》:“郯子之徒,~賢為及孔子。”②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他(她)”、“它”、“他們”。《子魚論戰》:“及~未既濟也,請擊之。”《賣油翁》:“見~發矢十中八九。”《齊桓晉文之事》:“王若隱~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③第一人稱代詞,相當于“我”、“我的”。《游褒禪記》:“余亦悔~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赤壁之戰》:“品~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又】自己的。《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亦各言~志也。”④第二人稱代詞。相當于“你的”、“你們的”。《觸龍說趙太后》:“故以為~愛不若燕后。”《資治通鑒》:“堅默然良久,曰:‘諸君各言~志。’”⑤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些”。《孫臏減灶》:“讀~書未畢,齊軍萬弩俱發。”《捕蛇者說》:“有蔣氏者,專~利三世矣。”《游黃山記》:“~松猶有曲挺縱橫者。”【又】那樣。《馮婉貞》:“吾村十里皆平原,而與之競火器,~何能勝?”⑥指示代詞,相當于“其中”,“當中”。《十則》:“多聞,擇~善者而從之。”《為學》:“蜀之鄙有二僧,~一貧,~一富。”《石鐘山記》:“于亂石間擇~一二扣之。”⑦恐怕;大概。表示推測、估計。《師說》:“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皆出于此乎?”《祭十二郎文》:“~信然邪?~夢邪?~傳之非其真邪?(最后一個“其”為助詞,無意義。)”⑧難道,豈。表示反詰、反問。《馬說》:“~真無馬邪?”《游褒禪山記》:“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孰能譏之乎?”⑨還是。表示委婉地商量。《殽之戰》:“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還也。”《燭之武退秦師》:“吾~還也。”《唐雎不辱使命》:“安陵君~許寡人!”⑩可要。表示期望。《伶官傳序》:“爾~無忘乃父志!”⑾如果;假如。表示假設。《齊桓晉文之事》:“~若是,孰能御之?”《獄中雜記》:“~極刑,曰:‘順我,即先刺心;否則四肢解盡,心猶不死。’”⑿無實義,起調節節奏、舒緩語氣等作用。《涉江》:“霰雪紛~無垠兮,云霏霏~承宇。”《答李翊書》:“儼乎~若思,茫乎~若迷。”jī①用于句未。《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夜未央。”②用于人名。漢代有“酈食(yǐ)其”、“審食(yǐ)其”。
【其】的筆畫
1、其字的筆順為:一丨丨一一一ノ丶,筆順讀作:橫、豎、豎、橫、橫、橫、撇、點,筆順編碼為:12211134。
2、其字的總筆畫為:8畫。部首是:八部,部首筆畫:2劃,部首外筆畫:6畫。
3、其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其】的拼音
【其】的組詞
一、其常用組詞
其次、其后、其間、其樂無窮,其樂不窮、其貌不揚、其內、其所、其實、其勢洶洶、其它、其他、其先、其余、其外、其中
二、其怎么組詞(兩字)
三、其的組詞(三字)
四、其組詞(四字)
【其】的謎語
1.共填二橫(打一漢字)
2.元旦前后共相聚(打一漢字)
【其】的方言
國際音標 t??i??; t?i? 唐代讀音 *ghi? ghi?日語讀音 SONO SORE韓語羅馬 KI現代韓語 ?越南語 kì
客家話 [沙頭角腔] ki2 [臺灣四縣腔] ki2 [海陸腔] ki2 [寶安腔] ki2 [梅縣腔] ki2 [東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語拼音字匯] gia1 ki2 [陸豐腔] ki3粵語 gei1 kei4潮州話 ki5 (kh?)[潮陽]ki2 (khí)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平聲陽 奇小空;中古音 群母 之韻 平聲 其小韻 渠之切 三等 開口;見母 之韻 平聲 姬小韻 居之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見母 咍部 ;溪母 咍部 ;王力系統:見母 之部 ;羣母 之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