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正新華字典,正康熙字典,正中華字典,正國語詞典,正漢語字典。
正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zhèng、zhēng,正是上下結構的字,正的部首是:止部,共有5畫。
【正】的意思
一、【正】的基本意思
1.垂直或符合標準方向(跟“歪”相對):正南。正前方。前后對正。這幅畫掛得不正。
2.位置在中間(跟“側、偏”相對):正房。正院兒。
3.用于時間,指正在那一點上或在那一段的正中:正午。
4.正面(跟“反”相對):這張紙正反都很光潔。
5.正直:正派。公正。方正。心術不正。
6.正當:正路。正理。錢的來路不正。
7.(色、味)純正:正紅。正黃。顏色不正。味道不正。
8.合乎法度;端正:正楷。正體。
9.屬性詞。基本的;主要的(區(qū)別于“副”):正文。正編。正本。正副主任。
10.姓。
正月:新正。
二、【正】的詳細意思
1. 正 [zhèng]2. 正 [zhēng]
正 [zhèng]〈形〉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號表示方向、目標,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這個方位或目標不偏不斜地走去。本義:不偏斜,平正)
同本義
席不正不坐。——《論語·鄉(xiāng)黨》
有繩不以正。——《呂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
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泰山正南。——清· 姚鼐《登泰山記》
正則無景。——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斫其正。
又如:正門;正廳;正殿;正宮;正所兒(正屋);正陽(日中之氣);正鋒(中鋒);正院(正中的院子);正分(正半,恰好一半);正脅(三分牲牛之脅,中脅為正脅);正位(中正之位);正東;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端莊的情態(tài))
圖形各邊、角都相等 。
如:正印(正方形的官印);正方形;正多邊形;正方體
正直,正派
平心持正。——《漢書·李廣蘇建傳》
又如:正人君子;忠正;廉正;正明公道(正大光明,不偏私);正明交易(正大光明的事);正士(正直之士);正人(正直的人;品行端正的上等人)
純正不雜(多指色、味)
古書之正。——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正而不至焉。
正赤如丹。(純紅得像朱砂。正:純;丹:朱砂。)——清· 姚鼐《登泰山記》
又如:正一(純真之一);正意(純正的心志);正黑(純黑色);正風(純正的民歌;純正的風氣);正性(純正的稟性);正味(純正的滋味);正青(純青)
作為主體的,與“副”相對
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正職;正角;正團長;正房大院(院落中的主要房舍及較大活動場所);正賦(主要的賦稅。指地丁稅)
正當;合適
雖成敗事異,而同居正號者,竝列于篇。——《后漢書·皇后紀序》
名不正則言不順。——《論語·子路》
又如:正號(正當?shù)拿?;正條兒(比喻正經(jīng)、非淫亂之事);正用情借(正為有正當用途托情借債)
有關正電,由正電組成,或帶正電 。
如:正電子;正離子
代數(shù)上為正號;大于零的 。
如:正數(shù);正號
正點 。
如:十二點正;正午
正面,面對觀察者或對手的一面
從搭連中取出個正反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紅樓夢》
又如:這張紙正好都很光潔
〈動〉
通“整”( zhěng)。使正;整理;端正
立必正方,不傾聽。——《禮記·曲禮上》
正爾容。
正冠而纓絕。——《莊子·讓王》
又如:正家(端正家風);正襟(端正衣襟);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
整治
居者思正其家,行者樂出其途。——柳宗元《全義縣復北門記》
又如:正世(整治世道);正域(整治封疆);正治(治理;整治)
糾正;改正,匡正
以正晉國。——《國語·晉語》
正法則,選賢良。——《荀子·王制》
政以治民,刑以正邪。——《左傳·隱公十一年》
就有道而正焉。——《論語·學而》
正身以黜惡。——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又如:正歷(改訂歷法);正訂(訂正;改正著作中的謬誤);正俗(匡正風俗);正曲(矯正枉曲);正主(匡正君主)
正法,治罪
賊殺其親,則正之。——《周禮·夏官·大司馬》
決定,考定
以土圭正日景。——張昭遠《舊唐書》
〈名〉
官長;君長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書·說命下》
又如:正受(編制以內的官員);酒正(酒官之長)
正常情況,正命,正常壽限
百歲之命,是其正也。——王充《論衡》
嫡長子,與“庶”相對 [wife's elder son]
諸侯與正而不賢也。——《谷梁傳》
妻,舊時代敬稱人妻為“令正”
不得登用妾媵以為嫡正。——房玄齡《晉書》
又如:正頭娘子(正妻;大娘子);正頭妻(正式的、合法的妻子);正夫人(嫡妻,正房夫人);正嫡(正室,嫡妻;又指正室之子)
道理,規(guī)律
盡璇機之正。——《后漢書·張衡傳》
通“政”。政治,政事
有不貢士謂之不率正者。——《尚書大傳·皋繇謨》
古者文武為正均分。——《墨子·兼愛下》
雖天子三公問正。——《荀子·大略》
通“證”。憑證,證據(jù)
必有正焉。——《儀禮·士昏禮》
指九天以為正兮。——《楚辭·離騷》
指蒼天以為正。——《楚辭·九章·惜誦》
姓
〈副〉
正好,恰好
六合正相應。——《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又如:正稱下情(正合心意;正中下懷);正沒理處(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正未有艾(正無窮期);正如你所說的;大小正合適;正要(剛要;正預備)
表示動作、狀態(tài)的進行,持續(xù),正在
中兒正織雞籠。——宋· 蘇軾《浣溪沙》
見王夫人正和 薛姨媽長篇大套的說些家務人情話。——《紅樓夢》
又如:正然(正在);正下著雪
僅;只
乃自吳尋二 陸, 平原不在,正見 清河。——《世說新語·自新門》
端正地
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方,剛剛
我思舜,正郁 陶。——《史記·五帝本紀》
公然;顯然
正告天下。——《史記·蘇秦列傳》
總是
何以正善人少而惡人多。——《世說新語》
〈代〉
這么;這樣
今年怎正利害?——《老殘游記》
又如:怎正大;怎正多
另見 zhēng
正 [zhēng]〈名〉
農(nóng)歷一年的第一個月
正,歲之首月,夏以建寅月為正, 殷以建丑月為正,周以建子月為正。——《集韻·清韻》
箭靶的中心 [bull’s eye]
終日射候,不出正兮。——《詩·齊風·猗嗟》
引申為目標
刑(形)名已立,聲號已建,則無所逃跡若正匿。——《馬王堆漢墓帛書》
〈動〉
通“征”
征稅
正其貨賄。——《周禮·地官·司門》。鄭注:“正,讀為征。”
唯加田無國正。——《周禮·夏官·司勛》
謹正鹽筴。——《管子·海王》。李哲明云:“正,稅也,正、征古字通用。”
出兵,征討
予畏上帝不敢不正。——《書·湯誓》
故諸侯服而無正。——《管子·山至數(shù)》
司馬弗正。——《禮記·燕義》
另見 zhèng
三、【正】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形容詞 合于規(guī)范的、合于法則的。 【組詞】:「正道」、「正路」。
形容詞 不偏斜。 【組詞】:「正中」、「正午」。《論語.憲問》:「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形容詞 精純不雜的。 【組詞】:「純正」、「正紅色」。《韓非子.難四》:「屈到嗜芰,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賢尚之,所味不必美。」
形容詞 與「反」相對。 【組詞】:「正面」、「正方」。
形容詞 與「副」相對。 【組詞】:「正本」、「正刊」。
形容詞 與「偏」相對。 【組詞】:「正門」、「正廳」。
形容詞 與「負」相對。 【組詞】:「正數(shù)」、「正電」。
動詞 修改錯誤。 【組詞】:「修正」、「訂正」、「糾正」。《論語.學而》:「就有道而正焉。」
動詞 整理。《論語.堯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隋書.卷五八.李文博傳》:「夫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動詞 分析、明辨。《論語.子路》:「必也正名乎!」
副詞 恰巧、剛好。 【組詞】:「正好」、「正是」、「正中下懷」。《北史.卷七○.劉璠傳》:「行本怒其不能調護,每謂三人曰:『鄉(xiāng)等正解讀書耳。』」
副詞 表示動作在進行的狀態(tài)。 【組詞】:「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文選.曹植.七哀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
名詞 長官、主事者。 【組詞】:「里正」、「村正」。《禮記.王制》:「成獄辭,史以獄成告于正,正聽之。」
名詞 姓。如春秋時魯國有正常。
其他字義
參見「正月」條。
四、【正】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思想、行為合于規(guī)范、法則的。與「邪」相對。正統(tǒng)、光明正大、撥亂反正
居中、不偏斜的。正中、正午、中正
修改錯誤或偏差。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
精純不雜的。正紅色
基本的、主要的。與「副」相對。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面對自己方向的,或具積極、肯定、光明、常態(tài)意義的。與「反」相對。正面、正義、正常
數(shù)目大于零的。與「負」相對。正數(shù)
失去電子的。與「負」相對。正電
恰巧、剛好。正好、正是、正中下懷
助動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外面正下著雨,還是不要出去吧!
其他字義
思想、行為合于規(guī)范、法則的。與「邪」相對。 【組詞】:正統(tǒng)、光明正大、撥亂反正
\\t
居中、不偏斜的。 【組詞】:正中、正午、中正
\\t
修改錯誤或偏差。 【組詞】: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
\\t
精純不雜的。 【組詞】:正紅色
\\t
基本的、主要的。與「副」相對。 【組詞】: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t
面對自己方向的,或具積極、肯定、光明、常態(tài)意義的。與「反」相對。 【組詞】:正面、正義、正常 ◎
\\t
數(shù)目大于零的。與「負」相對。 【組詞】:正數(shù)
\\t
失去電子的。與「負」相對。 【組詞】:正電
\\t
恰巧、剛好。 【組詞】:正好、正是、正中下懷
\\t
助動詞。表示動作在進行中。 【組詞】:外面正下著雨,還是不要出去吧!
五、【正】古漢語字典意思
zhèng①不偏;不斜。《諫太宗十思疏》:“懼讒邪,則思~身以黜惡。”②正常;正當。《獄中雜記》:“今天時順~,死者尚稀。”③規(guī)律;道理。《張衡傳》:“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機之~。”④公正;正直。《屈原列傳》:“邪曲之害公也,方~之不容也。”⑤作為主體的,與“副”相對。《獄中雜記》:“而十四司~副郎好事者。”⑥恰好;正好。《孔雀東南飛》:“便利此月內,六合~相應。”⑦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動作的進行。《賣炭翁》:“可憐身上衣~單。”zhēng正月,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月。《詩經(jīng)·小雅·正月》:“~月繁霜,我心憂傷。”
【正】的筆畫
1、正字的筆順為:一丨一丨一,筆順讀作:橫、豎、橫、豎、橫,筆順編碼為:12121。
2、正字的總筆畫為:5畫。部首是:止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1畫。
3、正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正】的拼音
【正】的組詞
一、正常用組詞
正旦、正朔、正月
二、正怎么組詞(兩字)
三、正的組詞(三字)
四、正組詞(四字)
【正】的謎語
1.沙→砂(打一字)
2.三個十不出頭(打一字)
3.縱橫江東不偏不倚(打一字)
【正】的方言
國際音標 t?????; t???? 唐代讀音 *ji??ng日語讀音 TADASHII MASA TADASU韓語羅馬 CENG現(xiàn)代韓語 ?越南語 chính
客家話 [東莞腔] zin5 zang1 ziang5 [海陸腔] zhin5 chang5 | chang1 [梅縣腔] zhang1 zhang5 zang5 zhin5 [寶安腔] zin5 | zang1 | zang5 [客英字典] zhin5 chang5 | chang1 [沙頭角腔] zin5 zang1 zang5 [陸豐腔] chang1 zhin5 [客語拼音字匯] zang1 zang4 zin4 [臺灣四縣腔] tsiin5 zang5 | zang1 [梅縣腔] zen5粵語 zeng3 zing1 zing3潮州話 之影3 之影1 ,zian2(chiá?) zian1(chia?)
近代音 照母 庚青韻 平聲陰 征小空;照母 庚青韻 去聲 正小空;中古音 照章母 清韻 平聲 征小韻 諸盈切 三等 開口;照章母 勁韻 去聲 政小韻 之盛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端母 青部 ;端母 青部 ;王力系統(tǒng):章母 耕部 ;章母 耕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