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枸新華字典,枸康熙字典,枸中華字典,枸國語詞典,枸漢語字典。
枸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gǒu、jǔ、gōu,枸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枸的部首是:木部,共有9畫。
【枸】的意思
一、【枸】的基本意思
〔枸杞〕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漿果卵圓形,紅色,叫枸杞子,供藥用,有滋肝補(bǔ)腎、安神明目作用。根皮入藥稱地骨皮。寧夏等地多有栽培。杞(qǐ)。
〔枸櫞〕也叫香櫞。常綠小喬木。果實(shí)有香氣,皮厚,味酸苦,可供藥用。
〔枸橘〕即“枳”
二、【枸】的詳細(xì)意思
1. 枸 [gōu]2. 枸 [gǒu]3. 枸 [jǔ]
枸 [gōu]〈名〉
盤錯(cuò)的樹根
故枸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后直。——《荀子·性惡》
有木,青葉紫莖,…,下有九枸,其實(shí)如麻,其葉如芒。——《山海經(jīng)》
〈形〉
通“鉤”。彎曲
故枸木必將待櫽括烝矯然后直。——《荀子·性惡》
另見 gǒu;jǔ
枸 [gǒu]另見 gōu;jǔ
枸 [jǔ]〈名〉
植物名,即蔞葉 。胡椒科,藤本,近木質(zhì)。葉互生,大而厚,卵狀長圓形。漿果肉質(zhì),綠黃色,葉可入藥。
如:枸醬(即“蒟醬”);枸櫞(即“香櫞”)。枳枸,即拐棗
南山有枸。——《詩·小雅》
另見 gōu;gǒu
三、【枸】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參見「枸杞」、「枸骨」等條。
其他字義
參見「枸櫞」條。
其他字義
形容詞 彎曲的。《荀子.性惡》:「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后直。」唐.楊倞.注:「枸,讀為鉤,曲也。」
四、【枸】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枸杞
其他字義
→枸櫞
其他字義
→枸櫞
五、【枸】古漢語字典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暫無收錄
【枸】的筆畫
1、枸字的筆順為:一丨ノ丶ノフ丨フ一,筆順讀作:橫、豎、撇、點(diǎn)、撇、橫折鉤、豎、橫折、橫,筆順編碼為:123435251。
2、枸字的總筆畫為:9畫。部首是:木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5畫。
3、枸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枸】的拼音
【枸】的組詞
一、枸常用組詞
枸橘
二、枸怎么組詞(兩字)
三、枸的組詞(三字)
四、枸組詞(四字)
【枸】的謎語
未查詢到枸字的相關(guān)字謎。
【枸】的方言
國際音標(biāo) t?y???; kou??? 日語讀音 HIIRAGI KARATACHI MAGARU韓語羅馬 KWU現(xiàn)代韓語 ?越南語 cú
客家話 [梅縣腔] geu3 [臺灣四縣腔] kieu3 gi3 [客語拼音字匯] geu3 [海陸腔] kieu3 gi3 [客英字典] geu3 geu1 gi1 [寶安腔] giu3粵語 gau2 geoi2潮州話 ge2(kúr) [潮陽]gu2 (kú) ,gao2(káu) gao1(kau)
近代音 見母 尤侯韻 上聲 狗小空;中古音 見母 侯韻 平聲 鉤小韻 古侯切 一等 開口;見母 麌韻 上聲 矩小韻 俱雨切 三等 合口;見母 厚韻 上聲 茍小韻 古厚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見母 侯部 ;見母 侯部 ;見母 侯部 ;王力系統(tǒng):見母 侯部 ;見母 侯部 ;見母 侯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