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敖新華字典,敖康熙字典,敖中華字典,敖國語詞典,敖漢語字典。
敖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áo,敖是左右結構的字,敖的部首是:攵部,共有10畫。
【敖】的意思
一、【敖】的基本意思
1.同“遨”。
2.(áo)同“隞”。
3.姓。
二、【敖】的詳細意思
〈動〉
(會意。從也,從出,俗字作遨。本義:漫游;閑游)
同本義
敖,出游也。——《說文》
敖不可長。——《禮記·曲禮》
微我無酒,以敖以游。——《詩·邶風·柏舟》
民不敖,則業不敗。——《商君書·墾令》
邑亡敖民。——《漢書·食貨志》
不得令晨夜去皇孫敖蕩。——《漢書·丙吉傳》
又如:敖民(游民);敖翔(遨游飛翔)
喧嘩;叫喊
而日為亂人之道,百姓歡敖。——《荀子·強國》
〈名〉
糧倉 。
如:敖倉(敖庾。秦代所建谷倉名。在河南省鄭州市西北邙山上。山上有城,秦于其中置谷倉,故曰“敖倉”)
姓
三、【敖】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游玩。同「遨」。《說文解字.放部》:「敖,出游也。」《詩經.小雅.鹿鳴》:「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上》:「圣王量能授事,四民陳力受職,故朝亡廢官,邑亡敖民,地亡曠土。」
動詞 戲弄。《管子.四稱》:「誅其良臣,敖其婦女。」《新唐書.卷一六三.柳公綽傳》:「婦人敖蕩者,沉之江。」
動詞 以小火慢煮或煎乾。通「熬」。《戰國策.魏策二》:「齊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敖燔炙,和調五味而進之。」
副詞 乾煎、焦灼。通「熬」。《荀子.富國》:「天下敖然,若燒若焦。」
其他字義
形容詞 倨慢。通「傲」。《管子.宙合》:「大揆度儀,若覺臥,若晦明,若敖之在堯也。」
四、【敖】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游玩。 【組詞】:敖游
姓。
五、【敖】古漢語字典意思
áo①遨游;現耍。《后漢書·張衡傳》:“愁蔚蔚以慕遠兮,越卬州而愉~。”②通“熬”,煎熬.《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政苛刑峻,天下~然若焦。”③通“嗷”,聲音嘈雜,喧鬧。《荀子·強國》:“百姓讙~,則從而執縛之。”④通“翱”,翱翔。《后漢書仲長統傳》:“~翔太清,縱意容治。”⑤通“廒”,儲存糧食的倉庫。《新唐書·李密傳》:“~庾之藏,有時而賜。”⑥地名。”⑦姓。ào①通“傲”,傲慢。《荀子·強國》:“百姓劫則致畏,嬴則~上。”②調笑,戲弄。《漢書·東方朔傳》:“白公卿在位,朔皆~弄,無所為屈。”【敖敖】áoáo1.身體魁梧。《詩經·衛風·碩人》:“碩人~,說于農郊。”2.聲音嘈雜.《潛夫論·賢難》:“無罪無辜,讒口~。”【敖民】áomín游民。《漢書·食貨志上》:“朝亡廢官,邑亡~,地亡曠土。”【敖倪】áoní輕慢;輪蔑。《莊子·天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于萬物。”
【敖】的筆畫
1、敖字的筆順為: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筆順讀作:橫、橫、豎、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筆順編碼為:1121533134。
2、敖字的總筆畫為:10畫。部首是:攵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6畫。
3、敖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敖】的拼音
【敖】的組詞
一、敖常用組詞
敖包
二、敖怎么組詞(兩字)
三、敖的組詞(三字)
四、敖組詞(四字)
【敖】的謎語
未查詢到敖字的相關字謎。
【敖】的方言
國際音標 ɑu?? 唐代讀音 ngɑu日語讀音 ASOBU OGORU韓語羅馬 O現代韓語 ?越南語 ngào
客家話 [梅縣腔] ngau2 [海陸腔] ngau2 ngau6 [客英字典] ngau2 [陸豐腔] ngau3 [客語拼音字匯] ngau2 [臺灣四縣腔] ngau2 ngau5 [寶安腔] ngau2粵語 ngou4 ngou6潮州話 ngau5
近代音 疑母 蕭豪韻 平聲陽 鼇小空;中古音 疑母 豪韻 平聲 敖小韻 五勞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疑母 豪部 ;王力系統:疑母 宵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