秫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秫新華字典,秫康熙字典,秫中華字典,秫國語詞典,秫漢語字典。
秫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shú,秫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秫的部首是:禾部,共有10畫。
【秫】的意思
一、【秫】的基本意思
1.古指有黏性的谷物。
2.蜀秫,即高粱:秫米。秫秸(高粱稈)。
二、【秫】的詳細意思
〈名〉
(象形。從古文術(shù),加禾。本義:谷物之有粘性者。也指不粘者)
同本義
秫,稷之黏者也。——《說文》
稻黍秫稷粟麻秔。——《急就篇》
染羽以朱湛丹秫。蓋有赤白二種。今北地謂高粱之粘者為秫,秫亦胡秫。——《考工記·鐘氏》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陶淵明《和郭主簿》
又如:秫田(種植黏粟之田);秫酒(用秫釀成的酒);秫蘗(制酒用的糯黍與曲);秫稻(即糯稻);秫谷(黍米);秫黍(高粱)
通“鉥”。長針
黑齒雕題,鳀冠秫縫。——《戰(zhàn)國策·趙策》
三、【秫】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帶有黏性的谷物。《說文解字.禾部》:「秫,稷之粘者。」清.段玉裁.注:「秫為黏稷,而不黏者亦通呼為秫;秫而他谷之黏者,亦假借通偁之曰秫。」宋.王炎〈豐年謠〉:「五風十雨天時好,又見西郊稻秫肥。」
四、【秫】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nèi)容
五、【秫】古漢語字典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暫無收錄
【秫】的筆畫
1、秫字的筆順為:ノ一丨ノ丶一丨ノ丶丶,筆順讀作:撇、橫、豎、撇、點、橫、豎、撇、捺、點,筆順編碼為:3123412344。
2、秫字的總筆畫為:10畫。部首是:禾部,部首筆畫:5劃,部首外筆畫:5畫。
3、秫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秫】的拼音
【秫】的組詞
一、秫常用組詞
秫秸、秫米、秫秫
二、秫怎么組詞(兩字)
三、秫的組詞(三字)
四、秫組詞(四字)
【秫】的謎語
未查詢到秫字的相關(guān)字謎。
【秫】的方言
國際音標 ?u?? 日語讀音 MOCHIAWA韓語羅馬 CHWUL現(xiàn)代韓語 ?
客家話 [陸豐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臺灣四縣腔] sut8 sut8 [東莞腔] sut8 [沙頭角腔] sut8 [客語拼音字匯] sud6 [海陸腔] sut8 shut8粵語 seot6
近代音 審母 魚模韻 入聲作平聲 贖小空;中古音 牀船母 術(shù)韻 入聲 術(shù)小韻 食聿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定母 沒部 ;王力系統(tǒng):船母 物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