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赧新華字典,赧康熙字典,赧中華字典,赧國語詞典,赧漢語字典。
赧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nǎn,赧是左右結構的字,赧的部首是:赤部,共有11畫。
【赧】的意思
一、【赧】的基本意思
因羞愧而臉紅:赧然。赧顏。
二、【赧】的詳細意思
〈形〉
(形聲。從赤,( fú)聲。臉紅,故從赤。本義:因慚愧而臉紅)
同本義
大赧而歸,填恨低首。——柳宗元《乞巧文》
鬼即赧愧而退。——劉義慶《幽明錄》
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赧顏(羞慚臉紅;慚愧);赧愧(羞慚)
憂懼
夫子踐位則退,自退則敬,否則赧。——《國語·楚語》
三、【赧】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形容詞 害羞慚愧而臉紅。 【組詞】:「赧顏」、「羞赧」。《孟子.滕文公下》:「觀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唐.沈既濟《任氏傳》:「鄭子赧而隱。」
四、【赧】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害羞慚愧而臉紅。 【組詞】:赧顏、羞赧
五、【赧】古漢語字典意思
nǎn①(因羞愧等)臉色泛紅。《孟子·滕文公》:“未同而言,觀其色~然。”《訓儉示康》:“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棄去之。”②憂懼。《國語·楚語上》:“夫子踐位則退,自退則敬,不則~。”
【赧】的筆畫
1、赧字的筆順為:一丨一ノ丨ノ丶フ丨フ丶,筆順讀作:橫、豎、橫、撇、豎鉤、撇、點、橫折鉤、豎、橫撇/橫鉤、捺,筆順編碼為:12132345254。
2、赧字的總筆畫為:11畫。部首是:赤部,部首筆畫:7劃,部首外筆畫:4畫。
3、赧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赧】的拼音
【赧】的組詞
一、赧常用組詞
赧紅、赧然
二、赧怎么組詞(兩字)
三、赧的組詞(三字)
四、赧組詞(四字)
【赧】的謎語
未查詢到赧字的相關字謎。
【赧】的方言
國際音標 n?n??? 唐代讀音 nǎn日語讀音 AKARAMERU韓語羅馬 NAN現代韓語 ?越南語 n?n
客家話 [海陸腔] nan3 [寶安腔] lan3 [梅縣腔] nan3 [臺灣四縣腔] nan3 [客語拼音字匯] nam3 [客英字典] nan3粵語 naan5
近代音 泥母 寒山韻 上聲 赧小空;中古音 孃母 潸韻 上聲 赧小韻 奴板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泥母 寒部 ;王力系統:泥母 元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