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梗新華字典,梗康熙字典,梗中華字典,梗國語詞典,梗漢語字典。
梗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gěng,梗是左右結構的字,梗的部首是:木部,共有11畫。
【梗】的意思
一、【梗】的基本意思
1.植物的枝或莖:菜梗。
2.直;挺直:梗著脖子。
3.阻礙:從中作梗。
二、【梗】的詳細意思
〈名〉
(形聲。從木,更聲。本義:一種樹)
刺榆(Hemiptelea davidii)的古名
梗,山枌榆。莢可為蕪荑也。——《說文》。按,葉小于常榆,刺如柘刺,其木堅韌,中犢車材,即詩之山有樞。
有刺的草木
凡草木刺人,自關而東,或謂之梗。——《西京賦》
梗木為之靡拉。——《方言三》
又如:梗林(多刺的林叢);梗莽(荊棘草莽);梗刺(草木莖上有刺針)
草本植物的枝莖
桃梗土偶。——《戰國策·秦策》
今求柴胡桔梗于沮澤。——《戰國策·齊策》
又如:菠菜梗;梗子(植物的枝或莖);荷梗;芹菜梗
〈動〉
阻塞;阻礙
元惡未黜,天邑猶梗。——《梁書·高帝紀》
是時道路梗澀,人懷危懼,承每遇艱險,處之夷然。——《晉書·王承傳》
又如:梗澀(阻塞難通);梗化(阻塞教化;妨礙管教);梗滯(阻塞);梗拒(阻攔拒絕);梗沮(阻擾;干擾);梗礙(阻塞)
假借為“抗”。抵御;抗拒
又如:梗命(抗命);梗寇(作梗御寇);梗驁(亦指桀驁不馴的人)
挺直 。
如:梗著脖子
鳳姐聽了,把頭一梗。——《紅樓夢》
通“鯁”。食留咽中
誰生厲階,至今為梗。——《詩·大雅·桑柔》
〈形〉
耿直,剛正
子文都,性梗直,仕 周,為右侍上士。——《北史·汝陰王天賜傳》附 修義
又如:梗梗(正直堅定的樣子);梗令之人(梗直的人);梗野(率直粗魯)
強硬;兇猛
梗,猛也。——《方言二》
鋤其強梗。——《淮南子·原道》
又如:梗化(強硬);梗悍(強橫);梗強(強橫兇暴)
大略
略舉其梗概。——左思《吳都賦》。注:“粗言也。”
概,略也。——《方言十三》
又如:梗概;梗跡(隱約細微的行跡)
三、【梗】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植物的枝莖。 【組詞】:「花梗」、「菜梗」。《戰國策.齊策三》:「吾西岸之土也,土則復西岸耳,今子東國之桃梗也。」唐.杜甫〈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鄭少尹審〉詩:「鳴螿隨泛梗,別燕起秋菰。」
名詞 大概。 【組詞】:「梗概」。《文選.張衡.東京賦》:「故粗為賓言其梗概如此。」
動詞 阻塞。 【組詞】:「從中作梗」。《北史.卷六七.令狐整傳》:「先是州縣生梗,長吏多不得之官,寄政于總管府。」《聊齋志異.卷一一.陳云棲》:「音耗遂梗,久不如黃省問。」
動詞 向上挺直。《紅樓夢.第二三回》:「鳳姐聽了,把頭一梗。」
形容詞 剛正直爽。 【組詞】:「梗直」、「風骨梗正」。
四、【梗】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植物的枝莖。 【組詞】:花梗、菜梗
大概。 【組詞】:梗概
阻塞、阻撓。 【組詞】:從中作梗
剛正、正直。 【組詞】:梗直、風骨梗正
五、【梗】古漢語字典意思
gěng①植物的枝或莖。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四:“自后人有為蜂螫者,挼芋~傅之則愈。”②正直。屈原《九章·橘頌》:“淑離不淫,~其有理兮。”(美麗無邪,正直而有法度。離:通“麗”。美麗。)【引】強硬,頑固。《商君書·賞刑》:“強~焉,有常刑而不赦。”③阻塞。酈道元《水經注·河水》:“其山雖辟,尚~湍流。”今有雙音詞“梗塞”④害;禍患。《詩經·大雅·桑柔》:“誰生歷階?至今為~。”
【梗】的筆畫
1、梗字的筆順為:一丨ノ丶一丨フ一一ノ丶,筆順讀作:橫、豎、撇、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捺,筆順編碼為:12341251134。
2、梗字的總筆畫為:11畫。部首是:木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7畫。
3、梗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梗】的拼音
【梗】的組詞
一、梗常用組詞
梗概、梗塞、梗死、梗直、梗滯、梗阻
二、梗怎么組詞(兩字)
三、梗的組詞(三字)
四、梗組詞(四字)
【梗】的謎語
未查詢到梗字的相關字謎。
【梗】的方言
國際音標 k????? 唐代讀音 g??ng日語讀音 YAMANIRE韓語羅馬 KYENG現代韓語 ?
客家話 [臺灣四縣腔] gien3 kwang3 [梅縣腔] gen3 [寶安腔] gang3 [東莞腔] gang3 [海陸腔] gien3 kwang3 [客語拼音字匯] gang1 gang3 guang1 guang3 [客英字典] gen3 gien3粵語 gang2 gwaang2
近代音 見母 庚青韻 上聲 景小空;中古音 見母 梗韻 上聲 梗小韻 古杏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見母 唐部 ;王力系統:見母 陽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