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曹新華字典,曹康熙字典,曹中華字典,曹國語詞典,曹漢語字典。
曹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cáo,曹是上下結構的字,曹的部首是:曰部,共有11畫。
【曹】的意思
一、【曹】的基本意思
1.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3.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4.姓。
二、【曹】的詳細意思
〈名〉
古代指訴訟的原告和被告。即兩曹
兩曹,今俗所謂原告被告也。——《說文》段玉裁注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
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資治通鑒》
又如:曹干(官署中的干事人員);曹掾(泛指一般官員);曹務(古代官署中分類所管理的事務);法曹(唐、宋地方司法機關)
管某事的官職 。
如:曹主(機關負責人);曹郎(部曹。部屬各司的官吏);曹官(屬官)
雙方;班;組
分曹并進。——《楚辭·招魂》。注:“偶也。”
率其曹偶。——《史記·黥布傳》。索隱:“輩也。”
乃造其曹。——《詩·大雅·公劉》。傳:“群也。”
輩,等于現代漢語中的“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 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
又如:爾曹(你們這些人);兒曹(孩子們)
古國名
西周的諸侯國
古西域國名
姓
三、【曹】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名詞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名詞 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名詞 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
名詞 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代詞 等輩、儕類。 【組詞】:「爾曹」、「吾曹」、「女曹」。《后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副詞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四、【曹】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訴訟時原告和被告兩方稱為「兩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職。 【組詞】:功曹、郡曹
等輩、儕類。即口語之「們」。 【組詞】:爾曹、吾曹
姓。
五、【曹】古漢語字典意思
cáo①官署。《[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車前八個天~判,車后若干遞送夫。”②眾;群。《國語·周下》:“且民所~好,鮮其不濟也;其所~惡,鮮其不廢也。”③古代官署內分科辦事的單位。《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從事。”④輩;等。與現代漢語的“們”略相當。杜甫《戲為六絕句》之二:“爾~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誡兄子嚴敦書》:“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效也。”【曹黨】群黨,邪惡勢力的集團。《管子·法法》:“上妄誅則民輕生,民輕生則暴人興,~起而亂賊作矣。”【曹偶】儕輩;同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萬,~四人。”【曹伍】1.卒伍,軍隊的基層組織。《后漢書·馬融傳》:“~相保,各有分局。”2.泛指隊伍。曾鞏《福州上執政書》:“及去秋到職,閩之馀盜,或數十百為~者,往往蟻聚于山谷。”【曹司】官署,謂諸曹郎中職司的所在。
【曹】的筆畫
1、曹字的筆順為:一丨フ一丨丨一丨フ一一,筆順讀作:橫、豎、橫折、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筆順編碼為:12512212511。
2、曹字的總筆畫為:11畫。部首是:曰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7畫。
3、曹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曹】的拼音
【曹】的組詞
一、曹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曹怎么組詞(兩字)
三、曹的組詞(三字)
四、曹組詞(四字)
【曹】的謎語
1.每日一小曲(打一字)
2.一曲高歌夕陽下(打一漢字)
3.夕陽西下,一曲離人調(打一字)
【曹】的方言
國際音標 ts?ɑu?? 唐代讀音 *dzhɑu日語讀音 TSUKASA TOMOGARA HEYA韓語羅馬 CO現代韓語 ?越南語 tào
客家話 [梅縣腔] cau2 co2 [陸豐腔] co3 [東莞腔] cau2 [臺灣四縣腔] co2 cau2 [客英字典] cau2 [寶安腔] cau2 [客語拼音字匯] cau2 co2 [海陸腔] co2 cau2粵語 cou4潮州話 cau5
近代音 清母 蕭豪韻 平聲陽 曹小空;中古音 從母 豪韻 平聲 曹小韻 昨勞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從母 蕭部 ;王力系統:從母 幽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