晡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晡新華字典,晡康熙字典,晡中華字典,晡國語詞典,晡漢語字典。
晡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bū,晡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晡的部首是:日部,共有11畫。
【晡】的意思
一、【晡】的基本意思
申時,即下午三點鐘到五點鐘的時間。
二、【晡】的詳細意思
〈名〉
(形聲。從日,甫聲。本義:申時(等于現(xiàn)在下午三時至五時))
申時,即午后三時至五時 [p.m.3—5]
脯時,門壞。元濟于城上請罪, 進城梯而下之。——《資治通鑒·唐紀》
賀發(fā),晡時至定陶。—— 漢· 班固《漢書》
傍晚 。
如:脯食(晚餐)
三、【晡】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申時。約當(dāng)午后三時至五時。一般泛指下午或黃昏。通「餔」。《廣韻.平聲.模韻》:「晡,申時。」?jié)h.馬第伯〈封禪儀記〉:「早食上,晡后到天門。」《五代史平話.晉史.卷下》:「高行周跳馬出戰(zhàn),自午至晡,彼此各有勝敗。」
四、【晡】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nèi)容
五、【晡】古漢語字典意思
bū①申時,相當(dāng)于下午三至五點鐘。《李愬雪夜)蔡州》:“~時,門壞。”②日落。《三元里抗英》:“亦半時許方~也。”【晡食】吃第二頓飯,相當(dāng)于今之晚飯。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吾未~,請假設(shè)草具。”
【晡】的筆畫
1、晡字的筆順為: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丨丶,筆順讀作: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折鉤、橫、橫、豎、點,筆順編碼為:25111251124。
2、晡字的總筆畫為:11畫。部首是:日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7畫。
3、晡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晡】的拼音
【晡】的組詞
一、晡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晡怎么組詞(兩字)
三、晡的組詞(三字)
四、晡組詞(四字)
【晡】的謎語
未查詢到晡字的相關(guān)字謎。
【晡】的方言
國際音標 pu? 唐代讀音 bo日語讀音 YUUGATA韓語羅馬 PHO現(xiàn)代韓語 ?
客家話 [沙頭角腔] bu1 [梅縣腔] bu1 [臺灣四縣腔] bu1 [客英字典] bu1 [海陸腔] bu1 [客語拼音字匯] bu1 [寶安腔] bu1 [東莞腔] bu1粵語 bou1
近代音中古音 幫母 模韻 平聲 逋小韻 博孤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幫母 模部 ;王力系統(tǒng):幫母 魚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