靸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nèi)容:靸新華字典,靸康熙字典,靸中華字典,靸國語詞典,靸漢語字典。
靸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sǎ,靸是左右結(jié)構的字,靸的部首是:革部,共有12畫。
【靸】的意思
一、【靸】的基本意思
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穿(拖鞋):別靸著鞋往外面跑。
二、【靸】的詳細意思
〈名〉
古代小兒穿的鞋子。前幫深而覆腳,無后幫。形制與之類似的拖鞋也叫“靸”
靸,小兒履也。從革,及聲。——《說文》
靸,履也。——《廣雅》
靸鞮卬角褐襪巾。——《急就篇》
又如:草靸;寶靸;靸鞵(無跟鞋,拖鞋);靸拔(鞋后跟上的襻子,拔鞋時用);靸袋(箭袋)
低下的物品
〈動〉
把布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穿[拖鞋] 。
如:靸拉(拖著鞋子)
三、【靸】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拖著鞋子。《儒林外史.第四回》:「那日在這里住,鞋也沒有一雙,夏天靸著個蒲窩子,歪腿爛腳的。」
動詞 穿。《紅樓夢.第一四回》:「又有十三眾尼僧搭繡衣,靸紅鞋,在靈前默誦接引諸咒,十分熱鬧。」
其他字義
名詞 一種沒有后跟的鞋子。今日的拖鞋是其遺制。原以皮制,為朝祭之服飾或舞女所著。后亦代以草編。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八.靸鞋》:「西浙之人,以草為履而無跟,名曰:『靸鞋』。婦女非纏足者,通曳之。」
四、【靸】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nèi)容
五、【靸】古漢語字典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暫無收錄
【靸】的筆畫
1、靸字的筆順為: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ノフ丶,筆順讀作: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豎、撇、橫折折撇、捺,筆順編碼為:122125112354。
2、靸字的總筆畫為:12畫。部首是:革部,部首筆畫:9劃,部首外筆畫:3畫。
3、靸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靸】的拼音
【靸】的組詞
一、靸常用組詞
靸鞋
二、靸怎么組詞(兩字)
三、靸的組詞(三字)
四、靸組詞(四字)
【靸】的謎語
未查詢到靸字的相關字謎。
【靸】的方言
國際音標 sɑ??? 日語讀音 KUTSU
客家話 [海陸腔] cap8 sap7 [臺灣四縣腔] cap8 sap7 [客英字典] sap7 [梅縣腔] sap7粵語 saap3潮州話 sah4
近代音 心母 家麻韻 入聲作上聲 颯小空;中古音 心母 合韻 入聲 趿小韻 蘇合切 一等 開口;心母 盍韻 入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