棓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棓新華字典,棓康熙字典,棓中華字典,棓國語詞典,棓漢語字典。
棓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bàng、pǒu、bèi、bēi,棓是左右結構的字,棓的部首是:木部,共有12畫。
【棓】的意思
一、【棓】的基本意思
1.古同“棒”,棒子。
2.連枷,一種農具。
3.星宿名,“天棓”的簡稱。
4.根。
1.舖在高低不平處的跳板。
2.古書上說的一種樹。
〔五棓子〕同“五倍子”,五倍子蟲寄生在鹽膚木上形成的蟲癭,含有單寧酸,可以入藥,也可以做染料。
古同“杯”,古代盛羹及注酒的器皿。
二、【棓】的詳細意思
1. 棓 [bàng]2. 棓 [bèi]
棓 [bàng]〈名〉
棍,杖。“棒”的俗字 。
如:棓擊(用棍棒打)
梿枷
另見 bèi
棓 [bèi]——“五棓子”( wǔbèizǐ)即“五倍子”,藥名
另見 bàng
三、【棓】現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名詞 古人自高而下,鋪在懸絕不平處的踏板,作為墊腳之用。《公羊傳.成公二年》:「踴于棓而闚客。」漢.何休.注:「凡無高下,有絕,加躡板,曰棓。齊人語。」
其他字義
名詞 棍、杖。通「棒」。《淮南子.詮言》:「王子慶忌死于劍,羿死于桃棓。」《聊齋志異.卷四.羅剎海市》:「武士數十騎,皆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擁。」
名詞 一種農具。即連枷。農家用來打谷去殼的器具。漢.揚雄《方言.卷五》:「僉,…自關而西謂之棓,或謂之柫。」晉.郭璞.注:「僉,今連枷,所以打谷者。」
四、【棓】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未檢索到高級漢語字典內容
五、【棓】古漢語字典意思
古漢語字典中暫無收錄
【棓】的筆畫
1、棓字的筆順為: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筆順讀作:橫、豎、撇、點、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筆順編碼為:123441431251。
2、棓字的總筆畫為:12畫。部首是:木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8畫。
3、棓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棓】的拼音
【棓】的組詞
一、棓常用組詞
暫無組詞
二、棓怎么組詞(兩字)
三、棓的組詞(三字)
四、棓組詞(四字)
【棓】的謎語
未查詢到棓字的相關字謎。
【棓】的方言
國際音標 pɑ???; p?ou???; pei??; pei? 日語讀音 TSUE HUMIITA
客家話 [臺灣四縣腔] pi5 poi5 [客英字典] pui5 [海陸腔] pui5 poi5粵語 bui4 paang5
近代音中古音 並母 灰韻 平聲 裴小韻 薄回切 一等 合口;奉母 尤韻 平聲 浮小韻 縛謀切 三等 開口;並母 講韻 上聲 ?小韻 步項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並母 咍部 ;並母 東部 ;王力系統:並母 之部 ;並母 東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