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掣新華字典,掣康熙字典,掣中華字典,掣國語詞典,掣漢語字典。
掣字在漢語字典中的拼音是:chè,掣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掣的部首是:手部,共有12畫。
【掣】的意思
一、【掣】的基本意思
1.拽;拉:牽掣。掣肘。
2.抽:掣簽。
3.極快地閃過:風(fēng)馳電掣。
二、【掣】的詳細(xì)意思
〈動〉
(形聲。從手,制聲。本義:牽引,拉)
同本義
掣,拽也。——《經(jīng)典釋文》
見輿曳,其牛掣。——《易·睽》
流火掣空飛。——袁宏道《雪夜感懷同黃道元作》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唐·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又如:掣后腿;掣手;掣脫(決裂;弄僵);掣撰(掣曳,牽引之意)
牽制;控制 。
如:掣制(牽制);掣搦(拘牽,牽制)
抽;拔
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晉書·王獻(xiàn)之傳》
又如:掣簽(清代制度,候補(bǔ)的地方官吏抽簽確定任職省分。具備一定條件的,可以自選省分,稱“指分”);掣兵(抽調(diào)兵馬);掣開(抽出);掣身(抽身)
三、【掣】現(xiàn)代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動詞 牽引、牽動。《文選.潘岳.西征賦》:「掣三牽兩。」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動詞 抽取。《晉書.卷八○.王羲之傳》:「七八歲時學(xué)書,羲之密從后掣其筆不得。」《水滸傳.第五九回》:「李俊、張順明晃晃掣出尖刀在手。」
動詞 疾速飛行。南朝梁.簡文帝〈金錞賦〉:「野曠塵昏,星流電掣。」
四、【掣】高級漢語字典意思
基本字義
牽引、牽動。 【組詞】: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
疾速而過。 【組詞】:風(fēng)馳電掣
五、【掣】古漢語字典意思
chè①牽引;拉拽。《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紅旗凍不翻。”②抽取。《晉書·王獻(xiàn)之傳》:“七八歲時學(xué)書,羲之密從后~其筆不得。”③拴著;拽著。《柳毅傳》:“俄有赤龍長千尺……項(xiàng)~金鎖,鎖牽玉柱。”【掣電】閃電。形容迅疾。杜甫《高都護(hù)驄馬行》:“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傾城知。”【掣肘】拉住胳膊。比喻在別人做事時從旁牽制阻撓。《舊唐書·陸贄傳》:“若謂志氣足任,方略可施,則當(dāng)要之于終,不宜~于其間也。”
【掣】的筆畫
1、掣字的筆順為:ノ一一丨フ丨丨丨ノ一一丨,筆順讀作:撇、橫、橫、豎、橫折鉤、豎、豎、豎鉤、撇、橫、橫、豎鉤,筆順編碼為:311252223112。
2、掣字的總筆畫為:12畫。部首是:手部,部首筆畫:4劃,部首外筆畫:8畫。
3、掣字的筆順筆畫的寫法順序如下:
【掣】的拼音
【掣】的組詞
一、掣常用組詞
掣電、掣肘、掣子
二、掣怎么組詞(兩字)
三、掣的組詞(三字)
四、掣組詞(四字)
【掣】的謎語
未查詢到掣字的相關(guān)字謎。
【掣】的方言
國際音標(biāo) t????? 唐代讀音 chi?t日語讀音 HIKU韓語羅馬 CHEY CHEL越南語 xi?t
客家話 [客英字典] chet8 zhi5 [臺灣四縣腔] cat7 zih5 [客語拼音字匯] cad5 cad6 ced5 zi4 [海陸腔] chat7 zhi5 [梅縣腔] chat7 [寶安腔] zai5粵語 cit3 zai3潮州話 zi3
近代音 穿母 車遮韻 入聲作上聲 轍小空;中古音 穿昌母 薛韻 入聲 掣小韻 昌列切 三等 開口;穿昌母 祭韻 去聲 掣小韻 尺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tǒng):透母 曷部 ;王力系統(tǒng):昌母 月部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