縋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縋新華字典,縋康熙字典,縋中華字典,縋國語詞典,縋漢語字典。
【縋】怎么讀
漢字 | 縋 | 拼音 | zhuì |
---|---|---|---|
部首 | 纟 | 筆畫 | 12 |
五筆 | XWNP | 五行 | 無 |
繁體 | 縋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F12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vmyhr | 鄭碼編碼 | zmyw |
四角編碼 | 27137 | 筆順編碼 | 551325151454 |
縋
【縋】筆順筆畫
1、縋字的筆順編碼是:551325151454。
2、縋字的部首是纟,縋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縋字筆劃順序是:撇折、撇折、提、撇、豎、橫折、橫、橫折、橫、點、橫折折撇、捺。
3、縋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縋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糸】縋·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縋】基本解釋
用繩子拴住人或東西從上往下送:縋城而出。從陽臺上把籃子縋下來。
【縋】網絡解釋
縋關(從關門旁緣繩而下);縋城(由城上以繩索垂至平地,緣之而下)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八回:“乃爭建降旗于城樓,縋城以追文公之軍者,紛紛不絕。”
【縋】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馳僞切,音膇。【正韻】直類切,音隊。【說文】以繩有所懸也。【博雅】縋,繩索也。【左傳·僖三十年】夜縋而出。【註】縋,縣城而下。
【縋】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以繩有所縣也。《春秋傳》曰:“夜縋納師。”從糸追聲。持僞切
『說文解字注』
?繩有所縣也。縣者、系也。以繩系物垂之是爲縋。縋之言垂也。玄應引縣下有鎮。春秋傳曰。夜縋納師。見左傳襄十九年。從糸。追聲。持僞切。按當持位切。古音在十五部。【縋】文言文
①用繩子拴著人、物從高處往下送。《左傳?僖公三十年》:“許之,夜縋而去。”
【又】指用繩子拴著從低處升到高處。《左傳?昭公十九年》:“子占使夜縋而登。”
【又】指拴人或物的繩子。《左傳?昭公十九年》:“登者六十人,縋絕。”
【縋】組詞
暫無縋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