縷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縷新華字典,縷康熙字典,縷中華字典,縷國語詞典,縷漢語字典。
【縷】怎么讀
漢字 | 縷 | 拼音 | lǚ |
---|---|---|---|
部首 | 纟 | 筆畫 | 12 |
五筆 | XOVG | 五行 | 火 |
繁體 | 縷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F15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vmfdv | 鄭碼編碼 | zuzm |
四角編碼 | 29144 | 筆順編碼 | 551431234531 |
【縷】筆順筆畫
1、縷字的筆順編碼是:551431234531。
2、縷字的部首是纟,縷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縷字筆劃順序是:撇折、撇折、提、點、撇、橫、豎、撇、捺、撇點、撇、橫。
3、縷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縷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糸】縷·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縷】基本解釋
1.線:細針密縷。千絲萬縷。不絕如縷。
2.一條一條,詳詳細細:縷述。條分縷析。
3.用于細的東西:一縷麻。一縷頭發。一縷炊煙。
【縷】網絡解釋
縷子膾(食品名。以細切的魚肉制成);縷肉羹(肉絲羹);縷金(金絲;以金絲為飾);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指在大紅洋緞的衣面上用金線繡成百蝶穿花圖案的緊身襖。裉,上衣前后兩幅在腋下合縫的部分);縷細(細如絲縷)。
【縷】康熙字典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
【縷】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綫也。從糸婁聲。力主切
『說文解字注』
綫也。此本謂布縷。引申之絲亦名縷。從糸。婁聲。力主切。古音在四部。【縷】文言文
①麻線;絲線。《楚辭?招魂》:“秦篝齊縷,鄭綿絡些。”【引】一條一條地,詳盡地。枚乘《七發》:“固未能縷形其所由然也。”
②衣服破爛。孟郊《織婦詞》:“如何織紈素,自著藍縷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