蓂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蓂字怎么讀,蓂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蓂字的說文解字,蓂字相關的文言文,蓂字的組詞等。

              蓂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蓂新華字典蓂康熙字典蓂中華字典,蓂國語詞典,蓂漢語字典

              【蓂】怎么讀

              漢字 拼音 mì、míng
              部首 筆畫 13
              五筆 APJU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84C2 字形分析 上下結構
              倉頡編碼 tbac 鄭碼編碼 ewso
              四角編碼 44800 筆順編碼 1224525114134

              【蓂】筆順筆畫

              1、蓂字的筆順編碼是:1224525114134。

              2、蓂字的部首是艸,蓂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蓂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點、橫撇/橫鉤、豎、橫折、橫、橫、點、橫、撇、點。

              3、蓂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蓂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上】【艸】蓂·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蓂】基本解釋

              讀音:[ mì ]釋義

              見〔菥蓂〕

              讀音:[ míng ]釋義

              〔蓂莢〕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瑞草。

              【蓂】網絡解釋

              蓂是古代漢族傳說中堯時的一種瑞草。亦稱“歷莢”。據說,唐堯的時候,階下生了一株草,每月一日開始長出一片莢來,到月半共長了十五莢。以后每日落去一莢,月大則莢都落盡,月小則留一莢,焦而不落。這一莢稱為蓂。后世詩文家就用“蓂”字代替莢。

              【蓂】康熙字典

              【唐韻】莫經切,音冥。蓂莢,瑞草。堯時生于庭?!居衿繒训闷浞侄葎t蓂莢生于階,月一日一莢生,十六日一莢落。

              又思蓂子,藥名。【炮炙論】思蓂子,味苦,煎之有涎。

              又【廣韻】【正韻】莫狄切,音覓?!緺栄拧め尣荨枯旧q,大薺。【張衡·南都賦】菥蓂竽瓜。

              【蓂】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析蓂,大薺也。從艸冥聲。莫歴切

              『說文解字注』

              (蓂)析蓂、二字逗。大薺也。此齊當作齊。許君薺爲蒺黎字。則薺菜必當作齊。如洛爲歸德水名。則知豫州水名必作雒也。說文字多與爾雅異。後人依爾雅改之。釋艸曰。菥蓂、大薺。郭云。似薺葉細。按此齊菜中之一種也。從艸。冥聲。莫歷切。古音在十一部。

              【蓂】文言文

              暫無蓂字的文言文

              【蓂】組詞

              蓂莢

              網友正在查“蓂”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