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自新華字典,自康熙字典,自中華字典,自國語詞典,自漢語字典。
【自】怎么讀
漢字 | 自 | 拼音 | zì |
---|---|---|---|
部首 | 自 | 筆畫 | 6 |
五筆 | THD | 五行 | 無 |
繁體 | 自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EA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hbu | 鄭碼編碼 | nl |
四角編碼 | 26000 | 筆順編碼 | 325111 |
【自】筆順筆畫
1、自字的筆順編碼是:325111。
2、自字的部首是自,自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自字筆劃順序是:撇、豎、橫折、橫、橫、橫。
3、自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自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下】【自】自·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0。
【自】基本解釋
1.自己:自動。自衛。自愛。自力更生。自言自語。自告奮勇。自顧不暇。不自量力。
2.自然;當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兩人久別重逢,自有許多話說。
3.姓。
4.從;由:自小。自此。自古。自遠而近。自北京出發。選自《人民日報》。來自各國的朋友。
【自】網絡解釋
自,zi,此以鼻訓自,膽氣滿聲在人上也。亦皆於鼻息會意。(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鼻子、鼻息,存在。(2) 同本義 [nose]中國漢字,表示本人,己身,多用詞語自己,還表示從,由,如自從。有名字,動詞,副詞,連詞,形容詞等多種用法。
【自】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又【玉篇】率也。
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又自然,無勉強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又【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自】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四】【自】。
『說文解字』
鼻也。象鼻形。凡自之屬皆從自。(自)鼻也。象鼻形。此以鼻訓自。而又曰象鼻形。王部曰。自讀若鼻。今俗以作始生子爲鼻子是。然則許謂自與鼻義同音同。而用自爲鼻者絕少也。凡從自之字、如尸部?、臥息也。言部詯、膽氣滿聲在人上也。亦皆於鼻息會意。今義從也、己也、自然也皆引伸之義。疾二切。十五部。凡自之屬皆從自。
()古文自。
【自】文言文
①自己。《孫臏減灶》:“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望洋興嘆》:“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②親自。《信陵君竊符救趙》:“趙王及平原君自迎公子于界。”《垓下之戰》:“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
③其;他(她)的。《孔雀東南飛》:“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④原來;本來。《陌上桑》:“使君自有婦,羅敷。有夫”《孔雀東南飛》:“我自不驅卿,逼迫有阿母。”
⑤自然;當然。《活板》:“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訂鬼》:“思念存想,自見異物也。”
⑥從;由。《察今》:“其劍自舟中墜于水。”《為學》:“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
⑦在;自從。《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孔雀東南飛》:“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⑧常“自非”連用,相當于“除非”、“假如不是”。《三峽》:“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左傳?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內外無患,自非圣人,外寧必有內憂。”
⑨表示讓步,相當于“即使”。《漢書?周昌傳》:“昌為人強力,敢直言,自蕭、曹等皆卑下之。”
⑩增音節,不譯。《孔雀東南飛》:“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
【自好】自潔其身。
【自譴】自己排譴憂慮。
【自修】自我修養。自然而此治。
【自許】自己以贊美之詞說自己。
【自引】⒈自己辭去官職。⒉自殺。
【自用】按自己的主張行事,不理會別人的意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