靷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靷新華字典,靷康熙字典,靷中華字典,靷國語詞典,靷漢語字典。
【靷】怎么讀
漢字 | 靷 | 拼音 | yǐn |
---|---|---|---|
部首 | 革 | 筆畫 | 13 |
五筆 | AFXH | 五行 | 無 |
繁體 | 靷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77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tjnl | 鄭碼編碼 | eeyi |
四角編碼 | 42500 | 筆順編碼 | 1221251125152 |
【靷】筆順筆畫
1、靷字的筆順編碼是:1221251125152。
2、靷字的部首是革,靷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靷字筆劃順序是: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折折鉤、豎。
3、靷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靷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中】【革】靷·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4。
【靷】基本解釋
古代拴在車軸上拉著車前進的皮帶。共兩條,前端系在車衡的兩旁。
【靷】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靷字的網絡釋義。
【靷】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羊晉切,音酳。【說文】引軸也。【集韻】駕牛具。在胷曰靷。【詩·秦風】隂靷鋈續。【傳】所以引也。【釋文】沈云:靷,舊本皆作靳。【左傳·哀二年】我兩靷將絕,吾能止之。【疏】古之駕四馬者,服馬夾轅,其頸負軛,兩驂在旁,挽靷助之。《說文》云靷,引軸也。《僖二十八年》註云在胷曰靷。然則此皮約馬胷而引車軸也。【釋文】靷,以刃切。
又【唐韻】余忍切【集韻】以刃切,音引。
又【集韻】丈忍切,音紖。義同。
【靷】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革】。
『說文解字』
引軸也。從革引聲。(靷)所?引軸者也。所以者字、依楊倞注荀卿補。凡許書所以字淺人往往刪之。秦風毛傳曰。靷所以引也。毛不言軸。許云軸以箸明之。轅載於軸。兩靷亦係於軸。左傳。兩靷將絕。吾能止之。駕而乗材。兩靷皆絕。此可見靷之任力幾與轅等。靷在輿下而見於軓前。乃設環以續靷而係諸衡。故詩云。陰靷沃續。孔沖遠云。靷繫於陰版之上。令驂馬引之。此非是。驂在服外而後於服。與靷不正相當。且軓非能任力。不當係於軓也。許云所以引軸。說不可易。從革。引聲。余忍切。十二部。
()籒文靷。
【靷】文言文
暫無靷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