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感新華字典,感康熙字典,感中華字典,感國語詞典,感漢語字典。
【感】怎么讀
漢字 | 感 | 拼音 | gǎn |
---|---|---|---|
部首 | 心 | 筆畫 | 13 |
五筆 | DGKN | 五行 | 木 |
繁體 | 感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11F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irp | 鄭碼編碼 | hmjw |
四角編碼 | 53330 | 筆順編碼 | 1312515344544 |
【感】筆順筆畫
1、感字的筆順編碼是:1312515344544。
2、感字的部首是心,感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感字筆劃順序是:橫、撇、橫、豎、橫折、橫、斜鉤、撇、點、點、斜鉤、點、點。
3、感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感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上】【心】感·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感】基本解釋
1.感動:感人肺腑。深有所感。
2.對別人的好意懷著謝意:感謝。感恩。感激。
3.中醫指感受風寒:外感內傷。
4.感覺
5.;情感;感想:美感。好感。自豪感。親切之感。觀感。百感交集。
6.(攝影膠片、曬圖紙等)接觸光線而發生變化:感光。
【感】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感字的網絡釋義。
【感】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
古禫切,甘上聲。【廣韻】動也。從心咸聲。【增韻】格也,觸也。【易·咸卦】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彙補】戸坎切。與撼通。【詩·召南】無感我帨兮。
又【集韻】【正韻】胡紺切。與憾通。恨也。【左傳·昭十一年】唯蔡於感。 咸有感義,故感字從咸。
【感】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動人心也。從心咸聲。古禫切
『說文解字注』
(感)動人心也。許書有感無憾。左傳、漢書憾多作感。葢憾淺於怨怒、才有動於心而已。從心。咸聲。古禫切。古音在七部。
【感】文言文
①感動。《愚公移山》:“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 《竇娥冤》:“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錦,免我尸骸現。”
②感觸;感慨。《蘭亭集序》:“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岳陽樓記》:“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③感嘆。《歸來去辭》:“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琵琶行》:“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④感傷。《秋聲賦》:“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⑤感覺;感受。《莊子?刻意》:“感而后應,迫而后動。”《紅樓夢》:“太夫人并無別癥,偶感了些風寒。”
⑥感激;感謝。張華《答何劭》:“是用感嘉貺,寫出心中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