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犴新華字典,犴康熙字典,犴中華字典,犴國語詞典,犴漢語字典。
【犴】怎么讀
漢字 | 犴 | 拼音 | àn、hān |
---|---|---|---|
部首 | 犭 | 筆畫 | 6 |
五筆 | QTFH | 五行 | 火 |
繁體 | 犴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2B4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khmj | 鄭碼編碼 | qmae |
四角編碼 | 41240 | 筆順編碼 | 353112 |
【犴】筆順筆畫
1、犴字的筆順編碼是:353112。
2、犴字的部首是犭,犴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犴字筆劃順序是:撇、彎鉤、撇、橫、橫、豎。
3、犴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犴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下】【犬】犴·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犴】基本解釋
見〔狴犴〕
哺乳動物。駝鹿,一種大型鹿。角橫生,成板狀,分叉很多。產(chǎn)于亞寒帶針葉林地區(qū)。
【犴】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犴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犴】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俄寒切【集韻】俄干切,音雃。【廣韻】本作豻。北地野狗,似狐而小。【正字通】陸佃曰:黑喙,善守。故字從干。干,捍也。【淮南子·道應(yīng)訓(xùn)】靑犴白虎。
又【集韻】【韻會】何干切,音寒。本亦作豻。義同。
又【集韻】居寒切,音干。野犴,獸名。
又【唐韻】五旰切【集韻】【正韻】魚旰切【韻會】疑旰切,音岸。【說文】豻,或從犬。引《詩》宜犴宜獄。今《詩·小雅》作宜岸宜獄。【釋文】《韓詩》作犴。鄕亭之繫曰犴,朝廷曰獄。【後漢·崔駰傳】獄犴塡滿。
又人名。【左傳·昭二十四年】越大夫胥犴,勞王于豫章之汭。【史記·梁孝王世家】睢陽人類犴反者。【註】人姓名也。反字或作友。【集韻】本作豻,野犬也。犬所以守,故謂獄爲(wèi)豻。◎按《廣韻》犴,獄也。豻,野狗也。分二義。《集韻》本《說文》合爲(wèi)一。應(yīng)從《集韻》。
又【集韻】【類篇】魚撊切,音鴈。本作干。或作
。
又居莧切,音襇。逐虎犬。亦作。
原字從幵。
【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豻或從犬。詩曰。冝犴冝獄。小雅小宛文。毛詩作岸。釋文曰。韓詩作犴。云鄉(xiāng)亭之繫曰犴。朝廷曰獄。李善文【犴】文言文
暫無犴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