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交新華字典,交康熙字典,交中華字典,交國語詞典,交漢語字典。
【交】怎么讀
漢字 | 交 | 拼音 | jiāo |
---|---|---|---|
部首 | 亠 | 筆畫 | 6 |
五筆 | UQU | 五行 | 木 |
繁體 | 交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A4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ck | 鄭碼編碼 | soos |
四角編碼 | 408 | 筆順編碼 | 413434 |
【交】筆順筆畫
1、交字的筆順編碼是:413434。
2、交字的部首是亠,交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交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點、撇、捺。
3、交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交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上】【亠】交·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4。
【交】基本解釋
1.把事物轉移給有關方面:交活。交稅。交公糧。把任務交給我們這個組吧。
2.到(某一時辰或季節):交子時。明天就交冬至了。交九的天氣。
3.連接;交叉:交界。兩直線交于一點。
4.相連接的時間或地方:春夏之交。太行山在河北、山西兩省之交。
5.結交;交往:交朋友。建交。
6.友誼;交情:絕交。一面之交。
7.(人)性交;(動植物)交配:交媾。雜交。
8.互相:交換。交流。交易。交談。
9.一齊;同時(發生):交加。交迫。交集。
10.姓。
11.同“跤”(jiāo)。
【交】網絡解釋
交,jiao,(1)象形。小篆字形,象人兩腿交叉形。本義:交叉。(2) 腳脛相交 [cross]漢字“交”,讀作jiāo,有“付托,付給”的意思,也可表示“相互、相錯,接合”等。“交”也是一種運行長度的量。
【交】康熙字典
〔古文〕?【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交】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交】。
『說文解字』
交脛也。從大,象交形。凡交之屬皆從交。古爻切
『說文解字注』
(交)交脛也。交脛謂之交。引申之爲凡交之偁。故爻下曰。交也。烄下曰。交木然也。?下曰。交灼木也。?下曰。木參交以枝炊?者也。衿下曰。交衽也。凡?者相合曰交。皆此義之引申叚借耳。楚茨傳。東西曰交。邪行曰逪。?逪字之叚借也。小雅。交交桑扈。箋云。交交猶佼佼。飛往來皃。而黃鳥、小宛傳皆曰。交交、小皃。則與本義不同。葢方語有謂小交交者。從大。象交形。謂從大而象其交脛之形也。古爻切。二部。凡交之屬皆從交。
【交】文言文
①交叉;交錯。《鴻門宴》:“交戟之士欲止不內。”
②交互;交相。《與朱元思書》:“疏條交映。”
③交換;互換。《左傳?隱公三年》:“故周鄭交質。”
④交接;交合。《促織》:“自昏達曙,目不交睫。”
⑤結交;交往。《趙威后問齊使》:“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
⑥交情;交誼。《廉頗藺相如列傳》:“卒相與歡,為刎剄之交。”
⑦同盟;盟約。《謀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過秦論》:“合從締交,相與為一。”
⑧時間或空間的交接處。《左傳?僖公五年》:“其九月十月之交乎?”
⑨接受。《水滸傳》:“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⑩全;都。《報劉一丈書》:“聞者亦心計交贊之。”
⑾交州的省稱。《孔雀東南飛》:“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
【交和】⒈互相和好,和合。⒉兩軍對壘。
【交交】⒈象聲詞,鳥鳴聲。⒉鳥飛來飛去的樣子。⒊交加錯雜的樣子。
【交通】⒈空間上的彼此通達。⒉交往;交游。⒊暗中勾結。⒋情感上的溝通交流。
【交游】⒈交際;交往。⒉有交往的朋友。
【交子】宋代發行的紙幣。這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