韙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韙新華字典,韙康熙字典,韙中華字典,韙國語詞典,韙漢語字典。
【韙】怎么讀
漢字 | 韙 | 拼音 | wěi |
---|---|---|---|
部首 | 韋 | 筆畫 | 13 |
五筆 | JGHH | 五行 | 土 |
繁體 | 韙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7EA | 字形分析 | 半包圍結構 |
倉頡編碼 | aoqs | 鄭碼編碼 | kaby |
四角編碼 | 65802 | 筆順編碼 | 2511121341152 |
韙
【韙】筆順筆畫
1、韙字的筆順編碼是:2511121341152。
2、韙字的部首是韋,韙字的結構為:半包圍結構,韙字筆劃順序是: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撇、捺、橫、橫、橫折鉤、豎。
3、韙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韙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中】【韋】韙·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9。
【韙】基本解釋
是;對(常與“不”字連 用,指過失或謬誤): 冒天下之大不韙。
【韙】網絡解釋
韙(韙)wěi,ㄨㄟˇ, 是,對,常和否定詞連用。
【韙】康熙字典
【唐韻】于鬼切【集韻】【韻會】羽鬼切,音偉。【說文】是也。從是,韋聲。【左傳·隱十一年】犯五不韙。【前漢·敘傳】昭韙見戒。【註】張晏曰:是也。明其是者,戒其非也。【後漢·荀爽傳】五韙咸備。 【集韻】通作愇。
【韙】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二】【是】。
『說文解字』
是也。從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 愇,籒文韙從心。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是也。古文尙書曰。時五者來僃。今文尙書作五是來僃。李賢於李雲荀爽傳皆引史記五是來僃可證。凡史記多用今文尙書也。荀爽對策曰。五韙咸僃。韙與是義同。六書之轉注也。李雲上書曰。五氏來僃。氏與是音同在十六部。六書之叚借也。從是。韋聲。于鬼切。十五部。春秋傳曰。犯五不韙。左傳隱十一年文。【韙】文言文
①是;對。常常“不韙”連用。《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②美;善。張衡《東京賦》:“京室密清,罔有不韙。”
【韙】組詞
不韙
五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