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亡新華字典,亡康熙字典,亡中華字典,亡國語詞典,亡漢語字典。
【亡】怎么讀
漢字 | 亡 | 拼音 | wáng、wú |
---|---|---|---|
部首 | 亠 | 筆畫 | 3 |
五筆 | YNV | 五行 | 水 |
繁體 | 亡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4EA1 | 字形分析 | 單一結構 |
倉頡編碼 | yv | 鄭碼編碼 | sh |
四角編碼 | 710 | 筆順編碼 | 415 |
【亡】筆順筆畫
1、亡字的筆順編碼是:415。
2、亡字的部首是亠,亡字的結構為:單一結構,亡字筆劃順序是:點、橫、豎折/豎彎。
3、亡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亡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子集上】【亠】亡·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1。
【亡】基本解釋
1.逃:逃亡。流亡。
2.失去:亡佚。亡羊補牢。
3.死:傷亡。死亡。
4.滅:滅亡。亡國奴。救亡。興亡。
古同“無”,沒有。
【亡】網絡解釋
漢語漢字,亡讀wáng時,有傷亡,逃走的意思,讀wú時,有過去,沒有的意思。
【亡】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武方切,音忘。失也。【孟子】樂酒無厭謂之亡。【註】謂廢時失事也。【家語】楚人亡弓,楚人得之。
又滅也。【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
又【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喪禮哀死亡。
又逃也。【大學】舅犯曰:亡人無以爲寶。
又【前漢·韓信傳】蕭何聞信亡,自追之。
又與忘同。【詩·邶風】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又【正韻】同無。【詩·邶風】何有何亡,黽勉求之。【毛傳】亡謂貧也。 【說文】從入從。【徐曰】
音隱,隸作亡。【藝苑雌黃】古惟用兦字,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兦之兦,今又變林爲四點。
【亡】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亾】。
『說文解字』
逃也。從入從(亾)逃也。逃者、亡也。二篆爲轉注。亡之本義爲逃。今人但謂亡爲死。非也。引申之則謂失爲亡。亦謂死爲亡。孝子不忍死其親。但疑親之出亡耳。故喪篆從哭亡。亦叚爲有無之無。雙聲相借也。從入。會意。謂入於
曲隱蔽之處也。武方切。十部。凡亡之屬皆從亡。
【亡】文言文
①逃跑。《陳涉世家》:“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廉頗藺相如列傳》:“臣嘗有罪,竊計欲亡走燕。”
②丟失;失掉。《智子疑鄰》:“暮而果大亡其財。”《六國論》:“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③滅亡。《子魚論戰》:“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過秦論》:“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④死亡。《赤壁之戰》:“今劉表新亡,二子不協。”
⑤通“忘”。忘記。《韓非子?說林》:“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其富之涯矣。”
wú
①通“無”。一指“沒有”,一指“不”。《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應。”《報劉一丈書》:“他日來,幸亡阻我也。”
【亡命】逃亡(在外)。又指逃亡在外的人。不要命的人,同“亡命之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