筼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筼新華字典,筼康熙字典,筼中華字典,筼國語詞典,筼漢語字典。
【筼】怎么讀
漢字 | 筼 | 拼音 | yún |
---|---|---|---|
部首 | 竹 | 筆畫 | 13 |
五筆 | TKMU | 五行 | 無 |
繁體 | 篔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B7C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hrbo | 鄭碼編碼 | mjlo |
四角編碼 | 88802 | 筆順編碼 | 3143142512534 |
筼
【筼】筆順筆畫
1、筼字的筆順編碼是:3143142512534。
2、筼字的部首是竹,筼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筼字筆劃順序是:撇、橫、點、撇、橫、點、豎、橫折、橫、豎、橫折、撇、點。
3、筼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筼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上】【竹】篔·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筼】基本解釋
〔筼筜〕生長在水邊的大竹子。筜(dāng)。
【筼】網(wǎng)絡(luò)解釋
一種皮薄、節(jié)長而竿高的竹子 [tall bamboo poles grown along the river]。如:筼筜(陜西洋縣筼筜谷所產(chǎn)之竹);筼房(竹房);筼簦(有長柄的竹笠);筼筼筍(大竹筍)筼,發(fā)音有誤 yun
【筼】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玉分切,音雲(yún)。篔簹,竹名。【異物志】篔簹,生水邊,長數(shù)丈,圍尺五六寸,一節(jié)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土人績以爲布。【戴凱之·竹譜】篔簹竹最大,大者中甑,筍亦中射筒,薄?而最長,節(jié)中貯箭,因以爲名。【柳宗元·柳州山水記】篔簹,湘湖閒皆有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篔簹谷在洋州,與可甞令余作洋州三十詠,篔簹谷其一也。
又【集韻】干權(quán)切,音員。義同。于權(quán)切,音員。
【筼】說文解字
暫無筼字的說文解字。
【筼】文言文
暫無筼字的文言文
【筼】組詞
暫無筼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