筩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筩新華字典,筩康熙字典,筩中華字典,筩國語詞典,筩漢語字典。
【筩】怎么讀
漢字 | 筩 | 拼音 | tǒng |
---|---|---|---|
部首 | 竹 | 筆畫 | 13 |
五筆 | TCEJ | 五行 | 無 |
繁體 | 筩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B69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hnib | 鄭碼編碼 | mxld |
四角編碼 | 88227 | 筆順編碼 | 3143145425112 |
筩
【筩】筆順筆畫
1、筩字的筆順編碼是:3143145425112。
2、筩字的部首是竹,筩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筩字筆劃順序是:撇、橫、點、撇、橫、點、橫撇/橫鉤、點、豎、橫折鉤、橫、橫、豎。
3、筩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筩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上】【竹】筩·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7。
【筩】基本解釋
同“筒”。
【筩】網絡解釋
《靈樞·四時氣》篇云:“徒(疒水)(音水shui),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筩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水。”
【筩】康熙字典
【廣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竹筒也。【前漢·律歷志】黃帝使泠綸取竹之解谷,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爲律本。
又【前漢·趙廣漢傳】廣漢爲潁川太守,敎吏爲缿、筩。【註】師古曰:若今盛錢藏缾爲小孔,可入而不可出。或缿或筩,皆爲此制。而用受書,令投於其中也。
又捕魚鉤。【郭璞·江賦】筩灑連鋒,罾罶比船。【李善註】筩、灑,皆鉤名。
又【集韻】杜孔切,音動。管。
又【集韻】【韻會】【正韻】尹竦切,音勇。箭室。【左傳·昭十三年】司鐸射懷錦,奉壷飮冰以蒲伏焉。【註】冰,箭筩蓋,可以取飮。
【筩】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竹】。
『說文解字』
斷竹也。從竹甬聲。徒紅切
『說文解字注』
(筩)竹也。漢律曆志曰。制十二筩以聽鳳之鳴。此筩之一耑也。從竹。甬聲。徒紅切。九部。
【筩】文言文
暫無筩字的文言文
【筩】組詞
筩酒
筩瓦
筩褹
筩中
筩灑
水筩
燈筩
訟筩
竹筩
詞筩
連筩
郵筩
詩筩
被筩
荷筩
望筩
噴筩
缿筩
筠筩
窺筩
簽筩
靴筩
碧筩
銗筩
蜜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