鉞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鉞新華字典,鉞康熙字典,鉞中華字典,鉞國語詞典,鉞漢語字典。
【鉞】怎么讀
漢字 | 鉞 | 拼音 | yuè |
---|---|---|---|
部首 | 釒 | 筆畫 | 13 |
五筆 | QANT | 五行 | 無 |
繁體 | 鉞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925E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civ | 鄭碼編碼 | phz |
四角編碼 | 83150 | 筆順編碼 | 3411243115534 |
【鉞】筆順筆畫
1、鉞字的筆順編碼是:3411243115534。
2、鉞字的部首是釒,鉞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鉞字筆劃順序是: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橫、豎提、斜鉤、撇、點。
3、鉞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鉞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上】【金】鉞·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5。
【鉞】基本解釋
見“鉞”。
【鉞】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鉞字的網絡釋義。
【鉞】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王伐切,音越。【廣雅】鉞,斧也。【書·牧誓】王左杖黃鉞。【左傳·昭十五年】鏚鉞秬鬯。【疏】鉞大而斧小。【太公·六韜】大柯斧重八斤。一名天鉞。【釋名】鉞,豁也。所向莫敢當前,豁然破散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井爲水事,其西曲星曰鉞。 【說文】本作戉。大斧,鉞車鑾聲,呼會切,引《詩》:鑾聲鉞鉞。【徐鉉曰】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正字通】按徐說迂曲難通。《說文》?越狘皆從戉聲,鉞從戉,讀若誨,別訓鑾聲,自相矛盾。徐渭俗作鐬非,不知從戉無嘒聲,尤非。古作戉。司馬法,從戉。詩書周禮史傳,從鉞。鉞當卽戉之重文也。
【鉞】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車鑾聲也。從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呼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
『說文解字注』
(鉞)車鑾聲也。從金。戉聲。詩曰。鑾聲鉞鉞。徐鉉等曰。今俗作鐬。以鉞作斧戉之戉。非是。呼會切。十五部。玉裁按詩采菽。鸞聲嘒嘒。傳曰。中節也。泮水。鸞聲噦噦。傳曰。言其聲也。釋文不言有作鐬者。鼎臣何以云今作鐬與。攷玉篇、廣韻皆有鐬字。注呼會切。鈴聲也。而泮水噦噦呼會反。鑾聲卽鈴聲。然則古本毛詩非無作鐬鐬者。故篇、韻猶存其說。鐬爲正字。采菽嘒嘒呼惠反。殆叚借字。許訓噦爲氣啎。見於內則。詩不得以狀鑾聲。或叚借可也。以戉聲之字狀鸞聲。尤殊不類。鐬從歳聲。歳從戌聲。戌聲歳聲則與鑾聲相似。詩言和鑾雝雝。宮聲也。車緩行。舒徐聲也。八鑾鎗鎗。鑾聲銊銊。鳴玉鑾之秋秋。商聲也。車將止。舌與鈴相摩聲也。疑古毛詩泮水本作銊銊。後乃變爲鐬字。許所據作銊、戌聲。辛律切。變爲鐬、呼會切。當鼎臣兄弟時。說文銊篆譌鉞。而鼎臣兄弟乃仍以呼會切之。葢昧其遷移原委矣。銊字之存於今者爲鋸聲、爲銊。
【鉞】文言文
暫無鉞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