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稟新華字典,稟康熙字典,稟中華字典,稟國語詞典,稟漢語字典。
【稟】怎么讀
漢字 | 稟 | 拼音 | bǐng |
---|---|---|---|
部首 | 示 | 筆畫 | 13 |
五筆 | YLKI | 五行 | 水 |
繁體 | 稟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980 | 字形分析 | 上中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wrf | 鄭碼編碼 | sjjb |
四角編碼 | 901 | 筆順編碼 | 4125251111234 |
【稟】筆順筆畫
1、稟字的筆順編碼是:4125251111234。
2、稟字的部首是示,稟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稟字筆劃順序是:點、橫、豎、橫折、豎、橫折、橫、橫、橫、橫、豎鉤、撇、點。
3、稟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稟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示】稟·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8。
【稟】基本解釋
1.向長輩或上級報告:回稟。稟報。
2.舊時下級向上級報告的一種文件:具稟詳告。
3.領受:稟承。
【稟】網絡解釋
稟的本字寫作“稟”。是會意字,由?(lǐn)和禾兩部分組成。在小篆中,稟特指官府賞賜谷物,讀作bǐng。引申指賜予賦予,又引申為承受,又指下級對上級或晚輩對長輩報告。
【稟】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稟字。
【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說文】賜穀也。從?從禾。【徐曰】公稟賜之也?!緩V韻】與也。【增韻】供也,給也,受也?!径Y·中庸】旣稟稱事。【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厩皾h·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編煿旁]】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緜鳌糠A,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舅涀ⅰ块L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卷崟克鬃鞣A,非。
【稟】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五】【?】。
『說文解字』
賜穀也。從?從禾。筆錦切
『說文解字注』
賜榖也。賜榖曰稟。中庸。旣稟稱事。鄭注周禮宮正、內宰、廩人、掌固皆云。稍食、祿稟也。又司稼注云。賙、稟其艱阨。晉惠帝云。官鼃可給稟。凡若此類。今本多譌爲廩。卽有未譌者、亦皆讀爲力甚切矣。今之廩膳生員、於古當作稟膳。從?禾。禾猶榖也。榖【稟】文言文
①賜人以谷?!逗鬂h書?蓋勛傳》:“時人饑,相漁食,勛調谷稟之?!?/p>
②授與;賜與?!稘h書?禮樂志》:“天稟其性而能節也。”
③承受;領受。《論衡?命義》:“故壽命修短皆稟于天。”
④下對上的報告?!端螘?劉穆之傳》:“求訴百端,內外咨稟,盈階滿室。”
⑤動用?!痘茨献?俶真訓》:“雖欲勿稟,其可得邪?”
lǐn
同“廩”,糧倉?!缎绿茣?李密傳》:“今稟無見糧,難以持久。”
【稟假】預支?!逗鬂h書?張禹傳》:“禹上疏求入三歲租稅,以助郡國稟?!?/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