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煎字怎么讀,煎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煎字的說文解字,煎字相關的文言文,煎字的組詞等。

              煎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煎新華字典煎康熙字典煎中華字典煎國語詞典煎漢語字典

              【煎】怎么讀

              漢字 拼音 jiān
              部首 筆畫 13
              五筆 UEJO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14E 字形分析 上下結構
              倉頡編碼 tbnf 鄭碼編碼 uaku
              四角編碼 80332 筆順編碼 4312511224444

              【煎】筆順筆畫

              1、煎字的筆順編碼是:4312511224444。

              2、煎字的部首是灬,煎字的結構為:上下結構,煎字筆劃順序是:點、撇、橫、豎、橫折鉤、橫、橫、豎、豎鉤、點、點、點、點。

              3、煎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煎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中】【火】煎·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9。

              【煎】基本解釋

              1.烹調方法,鍋里放少量油,加熱后,把食物放進去使表面變黃:煎魚。煎豆腐。

              2.把東西放在水里煮,使所含的成分進入水中:煎茶。煎藥。

              3.煎中藥的次數:頭煎。二煎。這病吃一煎藥就好。

              【煎】網絡解釋

              形聲。字從火,從前,前亦聲。“前”意為“打尖”、“尖頭”。“火”與“前”聯合起來表示“火苗”。本義:用火苗舔著燒。

              【煎】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子仙切【韻會】將仙切,音湔。【說文】熬也。【玉篇】火去汁也。【廣韻】熟煑也。【揚子·方言】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謂之煎。【禮·內則】煎醢。【儀禮·卽夕】凡糗不煎。【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

              又【冬官·考工記】?氏爲量,攺煎金錫則不秏。【註】重煎謂之攺煎也。

              又【揚子·方言】煎,盡也。

              又【正韻】則前切,音箋。義同。

              又【集韻】【韻會】子淺切,音翦。【集韻】減也。

              又【前漢·趙充國傳】先零豪封煎等通使匈奴。【註】師古曰:煎讀曰翦。

              又【廣韻】【集韻】【韻會】子賤切,音箭。【廣韻】甲煎。【南史·范傳】甲煎淺俗比徐湛之。

              又甲煎,香名。【貞觀紀聞】隋主每除夜焚沉香數車,光暗則以甲煎沃之,香聞數里。 【集韻】或書作?。

              【煎】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火】。

              『說文解字』

              熬也。從火前聲。子仙切

              『說文解字注』

              (煎)也。方言。熬、?、煎、?、鞏、火乾也。凡有汁而乾謂之煎。東齊謂之鞏。從火。前聲。子仙切。十四部。

              【煎】文言文

              ①熬;煮。蘇武《豆粥》:“帳下烹皆美人。”

              ②焙;把食物放在有油的鍋熨熟。賈思勰《齊民要術?餅炙》:“手團作餅,膏油。”

              ③使痛苦;折磨。《孔雀東南飛》:“恐不任我意,逆以我懷。”

              【煎】組詞

              煎熬
              煎餅
              煎迫
              煎心

              網友正在查“煎”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