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收新華字典,收康熙字典,收中華字典,收國語詞典,收漢語字典。
【收】怎么讀
漢字 | 收 | 拼音 | shōu |
---|---|---|---|
部首 | 攵 | 筆畫 | 6 |
五筆 | NHTY | 五行 | 水 |
繁體 | 收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6536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vlok | 鄭碼編碼 | zimo |
四角編碼 | 28740 | 筆順編碼 | 523134 |
【收】筆順筆畫
1、收字的筆順編碼是:523134。
2、收字的部首是攵,收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收字筆劃順序是:豎提、豎、撇、橫、撇、捺。
3、收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收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下】【攴】收·康熙筆畫:6 ·部外筆畫:2。
【收】基本解釋
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攤開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攏: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進來了沒有?
2.取自己有權取的東西或原來屬于自己的東西:收回。收復。收稅。沒收。收歸國有。
3.獲得(經濟利益):收入。收益。收支。
4.收獲;收割:收成。秋收。麥收。今年早稻收得多。
5.接;接受;容納:收報。收留。收容。收禮物。收徒弟。
6.約束;控制(感情或行動):收心。我的心像斷了線的風箏似的,簡直收不住了。
7.逮捕; 拘禁:收監。
8.結束; 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場。
【收】網絡解釋
收(shōu),從丩從攴,丩聲。捕也。部首:攵,動詞,亦可作名詞。有接到、放置妥當、找回、合攏、控制等意思。
【收】康熙字典
〔古文〕?【唐韻】式周切【集韻】尸周切,音荍。【說文】捕也。【五經文字】作収,訛。【詩·大雅】此宜無罪,女反收之。【傳】收,拘收也。
又【詩·周頌】我其收之。【傳】收,聚也。
又【禮·玉藻】有事則收之。【疏】當有事之時,則收斂之。
又【左傳·襄二十七年】何以恤我,我其收之。【註】收,取也。
又【戰國策】秦可以少割而收害也。【註】收,猶息也。
又【博雅】收,振也。【中庸】振河海而不洩。【朱傳】振,收也。
又車軫也。【詩·秦風】小戎俴收。【傳】收,軫也。
又夏冠名。【儀禮·士冠禮】周弁,殷冔,夏收。【註】收,言所以收斂髮也。
又神名。【禮·月令】其神蓐收。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獲多也。【禮·月令】農事備收。【釋文】收,如字,又守又反。
又【易·井卦】井收勿幕。【疏】凡物可收成者,則謂之收。【朱子·本義】收,汲取也。詩救反,又如字。
【收】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三】【攴】。
『說文解字』
捕也。從攴丩聲。式州切
『說文解字注』
(收)捕也。手部曰。捕、取也。從攴。丩聲。式州切。三部。
【收】文言文
①拘捕;捕捉。《張衡傳》:“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
②收獲。《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又】收成。晁錯《論貴粟疏》:“百畝之收不過百擔。”
③收拾;揀收。《殽之戰》:“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
④收藏;收養。《促織》:“意似良,喜而收之。”
⑤征收。《過秦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
⑥收攏;聚集。《赤壁之戰》:“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共爭天下。”
⑦收取;奪取。《過秦論》:“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⑧收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
【收谷】⒈收藏谷物。⒉收養。
【收殺】結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