騫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騫新華字典,騫康熙字典,騫中華字典,騫國語詞典,騫漢語字典。
【騫】怎么讀
漢字 | 騫 | 拼音 | qiān |
---|---|---|---|
部首 | 馬 | 筆畫 | 13 |
五筆 | PFJC | 五行 | 木 |
繁體 | 騫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A9E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jtcm | 鄭碼編碼 | wdox |
四角編碼 | 30127 | 筆順編碼 | 4451122134551 |
【騫】筆順筆畫
1、騫字的筆順編碼是:4451122134551。
2、騫字的部首是馬,騫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騫字筆劃順序是: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橫折、豎折折鉤、橫。
3、騫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騫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亥集上】【馬】騫·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0。
【騫】基本解釋
1.高舉;飛騰:騫騰。
2.同“搴”。
【騫】網(wǎng)絡(luò)解釋
騫,qiān,13筆畫,釋義為從馬,寒省聲,或作動詞驚懼。筆順讀寫: 捺捺折橫橫豎豎橫撇捺折折橫
【騫】康熙字典
【廣韻】丘乾切【集韻】【韻會】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愆。【說文】馬腹縶也。【徐曰】馬腹病。
又虧也。【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前漢·鼂錯傳】外無騫污之名。
又輕儇躁進(jìn)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騫騫。
又姓。【風(fēng)俗通】漢金城騫包。
又唐有侍中騫味道。
又【五音集韻】怯建切,攐去聲。義同。
又【集韻】九件切,音蹇。駑也。○按鶱、騫二字音訓(xùn)不同,以字書正之,鶱音掀,從鳥,註飛貌。騫音愆,從馬,註馬病。
又虧也。文人相承,以騫爲(wèi)掀舉之義,押人先韻,非也。
【騫】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馬】。
『說文解字』
馬腹縶也。從馬,寒省聲。去虔切
『說文解字注』
馬腹墊也。墊各本作縶。自篇、韻己然。小徐作【騫】文言文
①虧;損。《詩經(jīng)?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
②飛。張衡《西京賦》:“鳳騫翥于甍標(biāo),咸溯風(fēng)而欲翔。”
③舉頭的樣子。《楚辭?大招》:“鰅鳙短狐,王虺騫只。”
④通“搴”,拔取。《漢書?楊仆傳》:“非有斬將騫旗之實(shí)也。”
⑤通“褰”,揭起衣裳。《漢書?王莽傳上》:“方今天下聞(劉)崇之反也,咸欲騫衣手劍而叱之。”
⑥通“愆”,過錯。《荀子?正名》:“長夜漫兮,永思騫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