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裾新華字典,裾康熙字典,裾中華字典,裾國語詞典,裾漢語字典。
【裾】怎么讀
漢字 | 裾 | 拼音 | jū |
---|---|---|---|
部首 | 衤 | 筆畫 | 13 |
五筆 | PUND | 五行 | 木 |
繁體 | 裾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8FE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lsjr | 鄭碼編碼 | wtej |
四角編碼 | 37264 | 筆順編碼 | 4523451312251 |
【裾】筆順筆畫
1、裾字的筆順編碼是:4523451312251。
2、裾字的部首是衤,裾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裾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橫鉤、豎、撇、點、橫折、橫、撇、橫、豎、豎、橫折、橫。
3、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下】【衣】裾·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裾】基本解釋
1.衣服的大襟。
2.衣服的前后部分。
【裾】網絡解釋
jū 形聲。字從衣從居,居亦聲。“居”意為“土著”、“本地人”。“衣”與“居”聯合起來表示“一種本地人穿著的服裝”。本義:一種有前后襟的衣服。根據衣襟形式的不同又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深衣的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后來,當內衣逐漸完善,褲子也有了褲襠之后,開襟從領向下垂直至下擺的直裾深衣就出現了。
【裾】康熙字典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音居。【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襃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居御切,與倨通。【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師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裾】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八】【衣】。
『說文解字』
衣袍也。從衣居聲。讀與居同。九魚切
『說文解字注』
(裾)衣袌也。袌各本作袍。今依韻會正。上文云袌、褱也。褱物謂之袌。因之衣前?謂之袌。方言。襌衣有袌者。趙魏之間謂之袏衣。郭云。前施袌囊也。房報切。按前施袌囊卽謂右外?。方言。無袌者謂之裎衣。則今之對?衣。無右外?者也。褻衣無袌。禮服必有袌。上文之袥、衸謂無袌者。唐、宋人所謂衩衣也。公羊傳曰。反袂拭面。涕沾袍。此袍當作袌。何注曰。衣前襟也。釋器。衣皆謂之襟。衱謂之裾。衱同袷。謂交領。袌連於交領。故曰衱謂之裾。郭景純曰。衣後襟。非也。釋名裾在後之說。非是。從衣。居聲。讀與居同。從居者、中可居物也。非謂在後常見踞。九魚切。五部。
【裾】文言文
衣服的前襟。《送李愿歸盤谷序》:“飄輕裾,翳長袖。”《報劉一丈書》:“立廄中仆馬之間,惡氣襲衣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