禔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禔字怎么讀,禔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禔字的說文解字,禔字相關的文言文,禔字的組詞等。

              禔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禔新華字典禔康熙字典禔中華字典禔國語詞典禔漢語字典

              【禔】怎么讀

              漢字 拼音 zhī、zhǐ、tí
              部首 筆畫 13
              五筆 PYJH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跟我讀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7994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ifamo 鄭碼編碼 wsai
              四角編碼 36281 筆順編碼 4524251112134

              【禔】筆順筆畫

              1、禔字的筆順編碼是:4524251112134。

              2、禔字的部首是礻,禔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禔字筆劃順序是:點、橫撇/橫鉤、豎、點、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撇、捺。

              3、禔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禔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午集下】【示】禔·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9。

              【禔】基本解釋

              讀音:[ zhī ]釋義

              1.安寧。

              2.福。

              讀音:[ zhǐ ]釋義

              古通“祇”,恰好:“臣以三百人眾不敵,禔取辱耳。”

              讀音:[ tí ]釋義

              1. 安享:“遐邇一體,中外禔福。”

              2. 福。“禔福”就是福安之意。古老的漢字“禔”或許是“平安福”的源頭, 《易》曰:“禔旣平”;至清朝各大對外府衙的匾額仍用“中外禔福”。民間及很多宗教也流傳著被賦予某種靈氣的護佑“平安”的圣物被稱之為“平安符(福)”。

              【禔】網絡解釋

              未檢索到禔字的網絡釋義。

              【禔】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章移切【正韻】旨而切,音支。福也,安也。

              又【廣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

              又【廣韻】是支切【集韻】【韻會】【正韻】常支切,音時。義同。

              又【韻會】同祗。【易·復卦】無祗悔。王肅陸績本作禔。【史記·韓長孺傳】禔取辱耳。【註】禔,一作祗。

              【禔】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示】。

              『說文解字』

              安福也。從示是聲。《易》曰:“禔旣平。”市支切

              『說文解字注』

              (禔)安也。本安下有福。今依李善文注。從示。是聲。司馬貞引說文市支反。此說文音隱所載也。唐韻切同。十六部。易曰。禔旣平。周易坎九五。祇旣平。釋文曰。祇、京作禔。按許自序所偁易孟氏。京房受易焦延壽。延壽嘗從孟喜問易。虞翻自言臣高祖光、曾祖成、祖鳳、父歆、皆治孟氏易。至臣五世。翻注此爻云。祇、安也。然則孟易作禔訓安甚明。翻本作祇。謂祇卽禔之假借。與何人斯鄭箋正同。氏、是同在第十六部。得相假借。

              【禔】文言文

              暫無禔字的文言文

              【禔】組詞

              暫無禔組詞的詞語

              網友正在查“禔”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