愾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愾新華字典,愾康熙字典,愾中華字典,愾國語詞典,愾漢語字典。
【愾】怎么讀
漢字 | 愾 | 拼音 | kài、xì |
---|---|---|---|
部首 | 忄 | 筆畫 | 13 |
五筆 | NRNO | 五行 | 無 |
繁體 | 愾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613E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pond | 鄭碼編碼 | umy |
四角編碼 | 98017 | 筆順編碼 | 4423115431234 |
【愾】筆順筆畫
1、愾字的筆順編碼是:4423115431234。
2、愾字的部首是忄,愾字的結(jié)構(gòu)為:左右結(jié)構(gòu),愾字筆劃順序是:點(diǎn)、點(diǎn)、豎、撇、橫、橫、橫折彎鉤/橫斜鉤、點(diǎn)、撇、橫、豎、撇、點(diǎn)。
3、愾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愾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上】【心】愾·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愾】基本解釋
1.滿。
2.憤怒;仇恨。
嘆息。
【愾】網(wǎng)絡(luò)解釋
未檢索到愾字的網(wǎng)絡(luò)釋義。
【愾】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許旣切,音欷。【說文】太息也。【詩·曹風(fēng)】愾我寤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
又【廣韻】苦蓋切【集韻】【正韻】丘蓋切,音磕。【博雅】滿也。【禮·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
又【集韻】口漑切,音慨。【玉篇】怒也。【左傳·文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xiàn)其功。【註】愾,恨怒也。
又【集韻】許訖切。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本作迄。或作愾。【禮·哀公問】君行此五者,則愾乎天下矣。〇按《說文》從心從氣,氣亦聲,故許旣切最近。
【愾】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大息也。從心從氣,氣亦聲。《詩》曰:“愾我寤歎。”許旣切
『說文解字注』
(愾)大息皃。大各本作太。皃各本作也。皆誤。今正。古無太息連文者。淺人爲(wèi)之也。口部嘆下曰。大息也。大息者、呼吸之大者也。呼、外息也。吸、內(nèi)息也。曹風(fēng)下泉。愾我寤嘆。嘆或作歎者、誤。箋云。愾、嘆息之意。許云大息者謂嘆。云皃者謂愾也。祭義曰入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是也。若哀公問則愾乎天下矣注云。愾、至也。此叚愾爲(wèi)訖。從心。氣聲。許旣切。陸引說文火旣反。十五部。詩曰。愾我寤嘆。
【愾】文言文
暫無愾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