縭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縭新華字典,縭康熙字典,縭中華字典,縭國語詞典,縭漢語字典。
【縭】怎么讀
漢字 | 縭 | 拼音 | lí |
---|---|---|---|
部首 | 纟 | 筆畫 | 13 |
五筆 | XYBC | 五行 | 火 |
繁體 | 縭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F21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vmyub | 鄭碼編碼 | zslz |
四角編碼 | 20127 | 筆順編碼 | 5514134522554 |
縭
【縭】筆順筆畫
1、縭字的筆順編碼是:5514134522554。
2、縭字的部首是纟,縭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縭字筆劃順序是:撇折、撇折、提、點、橫、撇、點、豎折/豎彎、豎、豎、橫折鉤、撇折、點。
3、縭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縭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未集中】【糸】縭·康熙筆畫:17 ·部外筆畫:11。
【縭】基本解釋
古代婦女的佩巾: 結縭( 古指女子出嫁)。
【縭】網絡解釋
縭,lí,用絲裝飾鞋頭或古時婦女系在身前的大佩巾。
【縭】康熙字典
【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說文】以絲介履也。
又【爾雅·釋器】婦人之褘謂之縭。【註】卽今之香纓也。【詩·豳風】親結其縭。【傳】縭,婦人之褘也。母戒女施衿結帨。
又【爾雅·釋水】縭,緌也。【疏】縭訓爲緌,緌又爲繫。【詩·小雅】紼縭維之。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唐書·儒學傳】風縭露沐。
【縭】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以絲介履也。從糸離聲。力知切
『說文解字注』
?絲介【縭】文言文
古代女子系在身前的佩巾。《爾雅?釋器》:“婦人之袆謂之縭。”張華《女史箴》:“施衿縭,虔恭中饋。”
【縭】組詞
暫無縭組詞的詞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