慝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nèi)容:慝新華字典,慝康熙字典,慝中華字典,慝國語詞典,慝漢語字典。
【慝】怎么讀
漢字 | 慝 | 拼音 | tè |
---|---|---|---|
部首 | 心 | 筆畫 | 14 |
五筆 | AADN | 五行 | 火 |
繁體 | 慝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615D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srp | 鄭碼編碼 | hejw |
四角編碼 | 71331 | 筆順編碼 | 11221325154544 |
【慝】筆順筆畫
1、慝字的筆順編碼是:11221325154544。
2、慝字的部首是心,慝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慝字筆劃順序是:橫、橫、豎、豎、橫、撇、豎、橫折、橫、豎折/豎彎、點、斜鉤、點、點。
3、慝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慝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上】【心】慝·康熙筆畫:15 ·部外筆畫:11。
【慝】基本解釋
邪惡;罪惡;惡念:隱慝(人家不知道的罪惡)。
【慝】網(wǎng)絡解釋
慝是一個漢字,基本意思是,隱藏,把心隱藏起來,存有邪念。
【慝】康熙字典
【廣韻】他德切【集韻】惕得切,音忒。【廣韻】慝,惡也。【書·畢命】旌別淑慝。
又穢也。【禮·樂記】世亂,則禮慝而樂淫。
又邪也。【詩·鄘風】之死矢靡慝。
又隱惡也。【書·周官篇】司詰姦慝。
又地慝,若瘴蠱也。【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晉語】宵靜女德,以伏蠱慝。
又方慝也。【周禮·地官】誦訓掌道方慝,以詔辟忌。【註】方慝,四方言語所惡也。
又仄慝也。【前漢·五行志】朔而月見東方,謂之仄慝。【孟康曰】仄慝者,月行遲在日後,當沒而更見也。
又【集韻】昵力切,音匿。隱情飾非曰慝。 從匿從心,蓋惡之慝於心者。
【慝】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匸】。
『說文解字』
亡也。從匸若聲。讀如羊騶箠。女力切
『說文解字注』
(匿)亡也。廣韻曰。藏也。微也。亡也。陰姦也。從。若聲。此取雙聲爲形聲也。讀若羊騶。此有譌奪。當云讀若羊
之
。金部曰。
者、羊
耑鐵也。說詳金部。
讀若至。至古音同質(zhì)。匿讀若
、卽讀若質(zhì)也。古亦讀尼質(zhì)切。在十二部。不在一部也。今音乃女力切。
【慝】文言文
①邪惡;惡念。《莊子?漁父》:“稱譽詐偽以敗惡人謂之慝。”《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吏無苛政,民無懷慝。”
②災害。《國語?晉語八》:“以伏蠱慝。”
nì
通“匿”。隱藏。《墨子?尚賢下》:“隱慝良道,而不相教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