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zhǔn)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熏新華字典,熏康熙字典,熏中華字典,熏國語詞典,熏漢語字典。
【熏】怎么讀
漢字 | 熏 | 拼音 | xūn、xùn |
---|---|---|---|
部首 | 灬 | 筆畫 | 14 |
五筆 | TGLO | 五行 | 水 |
繁體 | 熏 | 怎么讀 | 跟我讀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718F | 字形分析 | 上下結(jié)構(gòu) |
倉頡編碼 | hgf | 鄭碼編碼 | mebu |
四角編碼 | 20331 | 筆順編碼 | 31254312114444 |
【熏】筆順筆畫
1、熏字的筆順編碼是:31254312114444。
2、熏字的部首是灬,熏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熏字筆劃順序是:撇、橫、豎、橫折、點、撇、橫、豎、橫、橫、點、點、點、點。
3、熏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熏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巳集中】【火】熏·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熏】基本解釋
1.氣味或煙氣接觸物體,使物體變顏色或染上氣味:熏蚊子。煙 熏黑了墻。
2.熏制:熏魚。熏雞。熏干兒。
3.溫和:熏風(fēng)。
〈方〉不好的氣味襲人或使人中毒:不要讓煤氣熏著。
【熏】網(wǎng)絡(luò)解釋
熏, 漢字,指氣味或煙氣接觸物品,引申為長期接觸的人或事物對品行、習(xí)慣的影響。
【熏】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云切,音薰。【說文】本作
。【玉篇】本作
。【類篇】隷作熏。【說文】火煙上出也。從屮從黑,屮黑熏象也。【玉篇】熱也。【廣韻】火氣盛貌。同燻。【詩·豳風(fēng)】穹窒熏?。
又【大雅】憂心如熏。【傳】熏,灼也。【釋文】熏,本又作燻。【周禮·秋官·翦氏】以莽草熏之。
又【詩·大雅】公尸來止熏熏。【傳】熏熏,和悅也。【箋】熏熏,坐不安之貌。【釋文】熏,說文作醺。醉也。
又【蔡邕·釋誨】下獲熏胥之辜。【註】謂相熏烝得罪也。
又【呂氏春秋】東南曰熏風(fēng)。
又【後漢·趙壹傳】陟遂與言談,至熏夕,極歡而去。
又通作薰。【易·艮卦】厲薰心。【後漢·馬廖傳】聲薰天地。
又【集韻】吁運切,音訓(xùn)。灼也。
又與釁通。【齊語】三釁三沐之。【註】釁或爲(wèi)熏。
又葉須緣切,音宣。【黃庭經(jīng)】沐浴盛潔棄肥熏,入室東向誦玉篇。 【正譌】中從。與囪同。俗從田,誤。
【熏】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一】【屮】。
『說文解字』
火煙上出也。從屮從黑。屮黑,熏黑也。許云切 文七 重三
『說文解字注』
(熏)火煙上出也。豳風(fēng)曰。穹窒熏鼠。從屮。象煙上出。此於六書爲(wèi)叚借。從黑。屮黑熏象。此恐學(xué)者不達(dá)會意。故發(fā)明之曰屮。而繼之以黑。此煙上出。而煙所到處成黑色之象也。合二體爲(wèi)會意。單言上體則爲(wèi)叚借。與璗本金而從玉同意。故居部末。許云切。十三部。
【熏】文言文
①火煙。陶弘景《許長史舊館壇碑》:“金爐揚(yáng)熏。”
②烤;熏。《詩經(jīng)?大雅?云漢》:“憂心如熏。”
③氣味侵襲。鮑照《苦熱行》:“鄣氣晝熏體。”
④暖;熱。白居易《首夏南池獨酌》:“熏風(fēng)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⑤通“曛”,黃昏。《后漢書?趙壹傳》:“至熏夕,極歡而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