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裹新華字典,裹康熙字典,裹中華字典,裹國語詞典,裹漢語字典。
【裹】怎么讀
漢字 | 裹 | 拼音 | guǒ |
---|---|---|---|
部首 | 亠 | 筆畫 | 14 |
五筆 | YJSE | 五行 | 火 |
繁體 | 裹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8F9 | 字形分析 | 上中下結構 |
倉頡編碼 | ywdv | 鄭碼編碼 | skfr |
四角編碼 | 732 | 筆順編碼 | 41251112343534 |
【裹】筆順筆畫
1、裹字的筆順編碼是:41251112343534。
2、裹字的部首是亠,裹字的結構為:上中下結構,裹字筆劃順序是:點、橫、豎、橫折、橫、橫、橫、豎、撇、點、撇、豎提、撇、捺。
3、裹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裹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申集下】【衣】裹·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裹】基本解釋
1.(用紙、布或其他片狀物)纏繞;包扎:包裹。裹腿。用繃帶把傷口裹好。
2.為了不正當的目的把人或物夾雜在別的人或物里面:土匪逃跑時裹走了村子里的幾個人。
3.吸(奶):小孩兒一生下來就會裹奶。
4.姓。
【裹】網絡解釋
1、包;纏繞:~腳。把這包糖~好。~足不前。 2、夾帶;夾雜:不該把次貨~進去賣。好人壞人~在一起一時分不清。3、俚語方言:湖北省武漢周邊城市及江漢平原地區群眾生活中常被引用。仙桃話沔陽腔中的形容最具特色。俚語方言的權威解釋:形容主觀與客觀相互間的代溝。必然會有不同觀點建議。起初兩者間很難接受采納一方建議來協同。可能錯的一方換個立場角度又會成為對的。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磨合。最終要么形同陌路或相互扶持。4、嫌啰嗦:緊~。太~了。你們都太~了,不要每次我回到家就緊~我了。5、貶指;或在兩人以上參與的場合中廢話太多,嚴重跑題.近似故意浪費大家寶貴時間,在其他人眼里感覺是總在自言自語重復論述件微不足道的事物。6、蔑稱,~神。~精。~婆。~死人。緊~打鬼。身處局外卻對某個進行中的事物積極的進行不間斷給出對或錯的建議,從而被當局者厭煩.
【裹】康熙字典
【唐韻】【韻會】古火切,音果。【玉篇】包也。【詩·大雅】乃裹糇糧。【莊子·大宗師】裹飯而往食之。
又【宋玉·高唐賦】綠葉紫裹。【註】裹,猶房也。
又【郭璞·江賦】濯穎散裹。【註】裹,謂草實也。
又【說文】纏也。
又【集韻】古臥切,音過。義同。
又【韻會】指所包之物也。
【裹】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八】【衣】。
『說文解字』
纏也。從衣果聲。古火切
『說文解字注』
(裹)纏也。纏者、繞也。從衣。果聲。古火切。十七部。
【裹】文言文
暫無裹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