銙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銙字怎么讀,銙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銙字的說文解字,銙字相關的文言文,銙字的組詞等。

              銙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銙新華字典銙康熙字典銙中華字典銙國語詞典銙漢語字典

              【銙】怎么讀

              漢字 拼音 kuǎ
              部首 筆畫 14
              五筆 QDFN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9299 字形分析 左右結構
              倉頡編碼 ckms 鄭碼編碼 pgbz
              四角編碼 84127 筆順編碼 34112431134115

              【銙】筆順筆畫

              1、銙字的筆順編碼是:34112431134115。

              2、銙字的部首是釒,銙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銙字筆劃順序是: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橫、撇、捺、橫、橫、豎折折鉤。

              3、銙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銙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上】【金】銙·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6。

              【銙】基本解釋

              1.古代附于腰帶上的裝飾品,用金、銀、鐵、犀角等制成:“至唐高祖……一品、二品銙以金,六品以上以犀,九品以上以銀,庶人以鐵。”

              2.形似帶銙的一種茶,稱“銙茶”。

              3.量詞,計算茶葉銙數的單位。

              【銙】網絡解釋

              銙讀作kuǎ,部首是釒,共14筆,筆順編號是34112431134115,四角號碼是84127。

              【銙】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韻會】苦瓦切,音骻。帶具。【唐書·柳渾傳】玉工爲帝作帶,誤毀一銙。【正字通】唐制,帶,一、二品銙以金,六品已上犀,九品已上銀,庶人鐵。明制,革帶前合口處曰三臺,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唐之十三銙卽此式初制也。

              又【集韻】枯買切,音胯。義同。 【集韻】本作。亦作錁。

              【銙】說文解字

              暫無銙字的說文解字。

              【銙】文言文

              暫無銙字的文言文

              【銙】組詞

              帶銙

              網友正在查“銙”的相關字典

              版權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絡等多渠道,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