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準字體 ,相關內容:銀新華字典,銀康熙字典,銀中華字典,銀國語詞典,銀漢語字典。
【銀】怎么讀
漢字 | 銀 | 拼音 | yín |
---|---|---|---|
部首 | 釒 | 筆畫 | 14 |
五筆 | QVEY | 五行 | 無 |
繁體 | 銀 | 怎么讀 | 跟我讀 |
統(tǒng)一編碼 | 基本區(qū) U+9280 | 字形分析 | 左右結構 |
倉頡編碼 | cav | 鄭碼編碼 | pxo |
四角編碼 | 87132 | 筆順編碼 | 34112431511534 |
【銀】筆順筆畫
1、銀字的筆順編碼是:34112431511534。
2、銀字的部首是釒,銀字的結構為:左右結構,銀字筆劃順序是: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3、銀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銀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戌集上】【金】銀·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6。
【銀】基本解釋
見“銀”。
【銀】網(wǎng)絡解釋
未檢索到銀字的網(wǎng)絡釋義。
【銀】康熙字典
【唐韻】語巾切【集韻】【韻會】【正韻】魚巾切,音誾。【說文】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註】朱提,縣名,出善銀。
又黃銀。【山海經(jīng)·臯塗之山註】黃銀出蜀中,與金無異,但上石則色白。
又【唐書·房齡傳】賜
齡黃銀帶。
又【寶藏論】銀有十七種,天生牙出銀坑內石縫中,狀如亂絲,色紅者上,入火紫白,如草根者次之。銜黑石者最奇,生樂平鄱陽產(chǎn)鉛之山,一名龍牙,一名龍鬚。生銀出石中,成片塊,大小不定,狀如硬錫。母砂銀生五溪丹砂穴中,色理赤光。黑鉛銀得子母之氣。此四種爲眞銀。有水銀、銀草、砂銀、曾靑銀、石綠銀、雄黃銀、雌黃銀、硫黃銀、膽礬銀、靈草銀,皆是以藥制成者。丹陽銀、銅銀、鐵銀、白錫銀,皆以藥點化者,皆假銀也。外國四種,新羅銀、波斯銀、林邑銀、雲(yún)南銀,
精好。
又水銀。【前漢·劉向傳】水銀爲江海。【桂海虞衡志】邕州丹砂盛處,椎鑿有水銀自然流出。
又烏銀。【本草綱目】藏器曰:今人用硫黃熏銀,再宿瀉之,則色黑。工人用爲器,養(yǎng)生家以器煑藥,可辟惡。
又姓。【正字通】漢銀木。明正德雞澤知縣銀鏡。
又地名。【公羊傳·昭十一年】會于屈銀。【左傳】【穀梁】作厥憖。
又【集韻】州名。陝西白狄地,北周立銀州。
又【字彙】上聲。【黃香·九宮賦】眄旭歷而銳銀。【註】猶鑽硏。
又【同文鐸】與垠同。【荀子·成相篇】守其銀。
又【字彙補】廉鍔也。【大戴禮】銀手如斷,是卜商之行也。
又【韻補】葉音沿。【楊方·合歡詩】修途曲且險,秋艸生兩邊。黃華如沓金,白華如散銀。
【銀】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白金也。從金艮聲。語巾切
『說文解字注』
(銀)白金也。黃金旣專金名。其外四者皆各有名爾雅曰。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然則黃金自有名。而許以璗系諸玉部。云金之美者、與玉同色。與釋器不合、何也。璗爲金、而字從玉。許書主釋字形。故其說如此也。爾雅又曰。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此則許所本也。從金。聲。語巾切。十二部。
【銀】文言文
暫無銀字的文言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