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怎么讀

              本文為您提供康熙字典中搴字怎么讀,搴字在康熙字典中的基本解釋,搴字的說文解字,搴字相關(guān)的文言文,搴字的組詞等。

              搴字收錄于 常用字現(xiàn)通表標(biāo)準字體 ,相關(guān)內(nèi)容:搴新華字典搴康熙字典搴中華字典搴國語詞典搴漢語字典

              【搴】怎么讀

              漢字 拼音 qiān
              部首 筆畫 14
              五筆 PFJR 五行
              繁體 怎么讀 跟我讀
              統(tǒng)一編碼 基本區(qū) U+6434 字形分析 上下結(jié)構(gòu)
              倉頡編碼 jtcq 鄭碼編碼 wdom
              四角編碼 30502 筆順編碼 44511221343112

              【搴】筆順筆畫

              1、搴字的筆順編碼是:44511221343112。

              2、搴字的部首是手,搴字的結(jié)構(gòu)為:上下結(jié)構(gòu),搴字筆劃順序是:點、點、橫撇/橫鉤、橫、橫、豎、豎、橫、撇、捺、撇、橫、橫、豎鉤。

              3、搴的筆畫動圖順序如下:

              4、搴在康熙字典中的筆畫為:【卯集中】【手】搴·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搴】基本解釋

              拔取:搴旗。

              【搴】網(wǎng)絡(luò)解釋

              搴芙蓉兮木末。——《楚辭·九歌·湘君》又如:搴芳(采摘花草);搴取(采摘);搴采(采摘);搴擷(采摘);搴攬(摘取,采取)

              【搴】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丘虔切,音愆。取也。一曰縮也,拔也。與攓同。【史記·河渠書】搴長茭兮沈美玉。【前漢·季布傳贊】身履軍搴旗者數(shù)矣。【註】謂勝敵拔取旗也。【楚辭·九歌】搴芙蓉兮木末。

              又姓。漢將搴揚。

              又【正韻】苦堅切,音牽。義同。

              又【唐韻】【正韻】九輦切【集韻】【韻會】九件切,音蹇。同?。亦拔取也。俗作

              又草名。【爾雅·釋草】搴柜朐。

              又【集韻】已仙切,音鸇。引取也。互見?攓二字註。

              【搴】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拔取也。南楚語。從手寒聲。《楚詞》曰:“朝?批之木蘭。”九輦切〖注〗朝?阰之木蘭。

              『說文解字注』

              (?)拔取也。南楚語。莊子至樂篇。攓蓬而取之。司馬注曰。攓、拔也。方言曰。攓、取也。南楚曰攓。又曰。楚謂之?dāng)q。從手。聲。九輦切。十四部。?攓二通。又音騫。楚辭曰。朝?阰之木蘭。阰各本作批。今依韻會。與楚辭合。但說文無阰字耳。句見離騷。王逸曰。搴、取也。阰、山名。

              【搴】文言文

              ①拔;拔取。屈原《湘君》:“采薜荔兮水中,芙蓉兮木末。”

              ②舉。《觀巴黎油畫記》:“大旗者,挽炮車者,絡(luò)繹相屬。”

              【搴】組詞

              搴采
              搴芳
              搴擥
              搴旗
              搴裳
              搴手
              搴帷
              搴擷
              搴陟
                拔搴

              網(wǎng)友正在查“搴”的相關(guān)字典

              版權(quán)聲明:本文摘錄自新華字典、康熙字典、漢語字典、網(wǎng)絡(luò)等多渠道,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站長。

              評論